【第160期】看問題:大陸「共享經濟」是否面臨泡沫化?

文編/江英士

作為共享經濟的代表,風頭正盛的大陸共享單車正被按下「暫停鍵」。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在內的12個城市決定暫停新增共享單車的投放。扛不住的單車玩家逐漸退出市場,天津一些生產單車的小廠也在慢慢停止轉動。

然而,放緩腳步的單車卻不能阻止越來越多的奇葩「共享經濟」前赴後繼。雨傘、充電寶、籃球的故事還沒看到最終結局,跑步倉、寶馬汽車、衣服、圖書甚至飛機又一頭扎進共享世界。

大陸這場由單車帶火的共享革命已經站在十字路口,所有人都想知道,面對行業拐點,是該繼續向前?還是在泡沫破滅前及時畫上休止符?

事實上,單車擴張的叫停背後,是一組令人震驚的數字。據北京市交通委統計,北京市目前已有15家共享自行車企業瓜分市場,投放運營車輛達235萬輛。而在今年4月時,這一數字還僅為70萬輛。北京市的共享單車增長了165萬輛,平均每天增加1.18萬輛單車。

一個城市到底需要多少自行車?當專家們還在從各個維度計算一座城市的單車最大容許量時,無處存放的單車已經跑在數據前面,告訴這座城市它們已經無處安放。根據《北京日報》報導,目前,北京市常見的公租自行車長度在1.5公尺左右,如果是垂直停放,一輛車大約需要1.2平方公尺的空間。以此類推,要擺放下已投入運營的235萬輛共享單車,北京至少需要282萬平方公尺的空間,相當於11個鳥巢的建築面積。

面對突然而至的政策急剎車,多家共享單車平台都表示了理解和支援。ofo小黃車表示,將立即做出安排和部署,嚴格執行不新增投放車輛的要求。本月起,ofo還會在重點區域增加運維人員,對線下車輛進行網格化管理,並將積極配合試點電子圍欄技術,從技術上實現了單車規範停放的監管需求。

摩拜單車表示,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車輛精細化運營中。並稱針對北京市的政策要求,其大數據人工智慧平台「魔方」能夠實時監測每一輛單車的運作情況,通過人工智慧與線下調度相結合的方式調度車輛、平衡供給,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維護良好的停放秩序和市容市貌。

共享經濟下半場何去何從?

對於共享單車企業而言,留洋和下鄉或許是競爭進入下半場之後的最佳選擇。以ofo和摩拜為代表的位於市場第一梯隊的共享單車企業正在把腳步邁向世界的更遠方,今天的東南亞、歐洲、美洲都有小黃車和小橙車的足跡。而Hellobike、小鳴單車等企業已經決定在二三線城市發展,甚至繼續下沉到四五線城市乃至縣級地區。出走也好,下沉也罷,其他城市的成功經驗能否被新的城市和新的用戶買賬,對於共用單車企業而言,依然是道難解的謎題。

另一方面,過剩的共享單車已經把「麻煩」傳導至上游企業。今年8月,包括酷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酷騎單車)、小鳴單車、南京鐵拜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町町單車)在內的幾家共享單車品牌先後出現用戶退押金困難的問題。因單車製造而走紅的天津王慶坨同樣因為共享單車的洗牌而陷入「成長的煩惱」。據報導,因為悟空單車、3Vbike和町町單車三家共享單車企業的相繼倒閉,王慶坨鎮的一些單車工廠被拖欠貨款,金額從十幾萬到200萬人民幣都有。因為共享單車,王慶坨經歷了從「滿地是錢」的迷夢到「一時的買賣」的清醒。

但另一方面,大陸共用「其他」卻仍然在前赴後繼。繼共用充電寶、共用雨傘、共用籃球掀起第一波熱度之後,共用衣服、共用跑步倉、共用圖書、共用豪車甚至共用飛機等「奇葩」項目又開始高歌猛進。他們會是繼共用單車之後的明日之星?還是披著共用外衣的「偽需求」,用戶和時間很快就能説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