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期】社評:體檢520,政治上講不明白台灣人民就用腳說清楚

隨著520小英政府就職一週年的時日逼近,台灣當局的被大陸國台辦謔稱為「尚未完成的考卷」的兩岸政策,似乎已經到了該鳴鐘收卷的時刻。繼上週在澳洲國際鑽石認證「金伯利進程(Kimberley Process)」大會中被請出場外,衛福部於8日晚間召開記者會證實,截至網路報名截止之前,都尚未接到世界衛生組織年會(WHA)秘書處發出的邀請函。雖然衛服部官員仍未放棄最後一線希望,但明眼人都知道,這個自2009年以來,台灣都以觀察員身份受邀參與的世衛大會,如今在兩岸缺乏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互信下,小英政府「從國際進入大陸」的意圖恐怕是「此路不通」。或許,綠營人士依然會慣性的指控中共打壓,炮製全民同仇敵愾的情緒。但是,作為台灣人民,我們是否更應該反過頭來質問,台灣人的健康應不應該被「台獨」綁架?我們的子弟的人生,是否應該淪為少數政治人物或集團意識型態的犧牲?
台灣人民的利益在兩岸意識型態僵局中,普遍遭受損失的案例並不罕見,或者說,數十年來台灣當局在處理兩岸事務上,一直沒有擺脫意識形態的桎梏,導致政策與人民利益相背離的情況不甚枚舉。今年是台灣解除軍事戒嚴的30周年,也是兩岸開放探親的30週年。回想30年前,這些少小離家、在內戰中被挾持來台的大陸老兵,頂著「通匪」、「叛國」的罪名,身著「想家」恤衫勇闖桃園機場的身影,至今依然令人動容。而在此之前,還有另一批「勇敢」的台灣商人,早在1983年台美貿易談判台幣升值的壓力下,冒著「資匪、通敵」的大不諱,前往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大陸投資卡位,徹底改變了東亞分工的地緣格局。
今年,台灣代表團不能用「中華台北」的名義列席世衛大會,苟或是一個遺憾。但是這個遺憾並非不可彌補,還有許多相應的補充機制可以防止台灣成為全球防疫的缺口。更何況,只要回到「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這樣的困局隨即迎刃而解。但是,還有許多事物的發展,歷史從來就不等待人,一旦條件改變了,機會可是「一去不回頭」。例如,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戕害了台灣依託中國大陸市場轉型為「亞太營運中心」的契機,導致高雄港區的「利物普化」,淪為亞太航線的三級口岸,昔日高居全球貨櫃吞吐量第三位的高雄港,如今連寧波、天津都望塵莫及,更遑論是上海或深圳;又如,陳水扁執政時期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非但沒能促成製造業根留台灣,甚至加速高新科技產業的區域佈局,間接提供了「紅色供應鏈」崛起的契機,「台灣製造,大陸組裝,行銷全球」的機遇不再,優勢盡失。
馬英九執政時期雖然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共同簽署了三通直航、ECFA等18項協定,但是其瞻前顧後的領導風格,最終在「太陽花」的沖擊下功虧一簣,錯失了兩岸進一步經貿和政治整合的時機。特別是為了因應金融危機所推行的「22K政策」,人為的干預了工資規律,非但導致青年的貧窮化,更造成了高科技產業人才的出走。根據主計處2015年統計,10年來海外就業人口從 34萬「倍增」到 72.4萬人,其中有72.5%是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專業人才,包括醫生、會計師、律師等從業人員。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2021年國際人才」報告也顯示,台灣在2021年將可能因為人才外流、吸引不到國際人才等多重因素,成為全球最缺乏人才的地區!該報導指出,台灣現在所面臨最主要的人才危機,第一是超過45%企業找不到人,第二則是專業人才出走高居外移人口的61.1%,是全球第一;此外,由於台灣平均薪資低於鄰近國家如韓國、新加坡等地,使得台灣年輕勞動者或專業人才紛紛選擇西進到大陸,或離鄉背井到香港、新加坡工作。
反觀中國大陸,2021年將會達到人才供需平衡的狀態,每年4.6%的高等教育人才增加率,正好符合其經濟成長所需。此外,中國大陸也極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擁有最多高學歷工作者的國家。近年來,全球的經濟中心逐漸向亞洲國家傾斜,中國大陸從世界工廠朝向世界市場,乃至於世界製造業規格和經貿規則的制定者的角色漸次轉移。他們除了在教育方面積極擴大投資,更在1994年、2008年陸續推出「百人計畫」、「千人計畫」,提供一次性金錢補助、免費住屋等誘因,吸引海外高階科技人才赴陸就業、投資。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大陸海外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265.11萬人,其中2016年回國43.25萬人,十八大以來5年回國人數佔到70%。「千人計劃」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6000多人,各地引進高層次留學人才5.39萬人;出國留學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的留學人員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長到2016年的82.23%。此消彼長,高下立判。
人才出走,一方面說明了台灣就業環境的惡化,一方面也體現台灣製造業在兩岸關係的僵局中,無法融入區域一體化進程而產生分工「斷鏈」的窘境。上個世紀八〇年代,台灣在世界產業梯度轉移中,借助代工模式迅速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1992 年,台灣國民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 20 位,人均收入第 25 位,外貿總額第 14 位,外匯儲備居世界第 3 位,風光無限。曾幾何時,我們的子弟為了謀求人生發展,從台商、台幹,淪為今日的台勞,甚至是所謂「遊學打工」的血汗勞動。上個月底,由私立大學院校協進會主辦的「2017大陸台商菁英招聘會」在海基會舉行,總共有50家廠商提供逾700個職缺,吸引了逾5000名學生到場詢問,有近3000人投遞履歷參與媒合。此外,根據3月份《遠見研究調查》得知,有近6成(58.8%)台灣民眾願意出國發展,而其中半數以上(51.5%)選擇赴陸發展,再來是泰國(31.7%)與越南(29.7%)。上述的現象,不僅敲響了台灣人才流失的警鐘,也說明了台灣「僑鄉化」的趨勢隱然成形。所謂「僑鄉化」,作為一種概念,未必適用於描述當前的兩岸經貿整合,但是作為一種社會形態的發展趨勢,卻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歷史的發展,雖然在一時片刻排除不了人的意志的作用,但最終還是要受到客觀規律的支配,當事人的主觀意圖只能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或延緩的作用,但無法逆轉。因此,能不能掌握事物發展規律從而讓規律為你服務,才是決定一個政治集團,乃至於歷史興衰的關鍵。從去年520小英政府就任以來,短短的一年間,兩岸關係受制於台灣當局意識型態的堅持,從和平發展,朝向「冷對抗」,甚至是啓動軍備競賽的「熱對抗」發展,確實令人憂心。不過,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凡是政治上說不清楚的,或者是當權者揣著明白裝糊塗,人民就會用他的雙腳和行動來把它講清楚。其結果,不是執政者用政策及法令限縮來負隅頑抗,走到人民的對立面,最終為人民所厭棄;就是在法不及眾的壓力下,被迫開放。只不過,這樣的結局,真的是台灣當局想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