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30期】我在台灣的那些零碎的大事情


藍色的騎士

             《你好台灣網》
        在台灣我去的地方不多,台北是必然的,遠一點的就高雄和澎湖,再就是日月潭,彰化鹿港小鎮,然後就是台中了。但是我很喜歡重複的走,正如攝影社一個攝影師說的,每次去日月潭,每次去鹿港,都會有不同的發現,我覺得,這才是我半年在台灣,所聞所見能夠與一般遊客不同,更能夠深入瞭解的地方。


禮儀之邦,知足常樂

        禮儀之邦,知足常樂,前一個是台灣給人的感受,而後一個,則是代表了台灣社會的普遍心態。無論是從大城市專業的高級服務,還是到邊郊一般平民百姓的小雜貨店,台灣人的禮貌,以及對人的尊重,都會深刻的留在每一位到客的心裏。這並不是源於社會的高速發展,而是一種對傳統的完美保留和繼承,彷彿看到了昔日四方來朝的大唐風範。並不是每一座城市都要有多少值得炫耀的地方才叫做盛世。我看到了台灣人心態裏的一種安逸反思,一種返璞歸真,一種執著於對生活意義的探索。
     
         感受台灣,最深刻的一點無過於他們那種「事情到我為止解決」的處事態度,隨便在街上問一個陌生人,即使他不知道,但他並不直接說不知道,而是說「請你稍等」,然後自己問清楚了,再回來清楚的告訴你怎麼做。這不單是在台中這樣的大城市,我們去鹿港小鎮回來的時候,曾問過一位花甲老伯怎麼坐車,最後是找到了他朋友的孫子查到路線,然後告訴我們,讓我們深受感動。當我們花費鉅資來培訓員工這種態度的時候,台灣卻用行動展示了他們一種基本的公民素質。當然,台灣人也不是完美的,台灣的社會也不是天堂。台灣的社會也會有很多問題,每天的新聞裏總是有不少七零八怪的家常事情,偷盜、性問題、青少年問題……籠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大陸如此,台灣亦如此。

台灣獨與統的問題

        我問過很多周圍的台灣好友,可以說台灣至少年輕一代,根本沒有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在他們眼裏,所謂的藍綠陣營,看的是誰能夠給這個社會帶來更多發展和福利,不過在意識裡,台灣就是一個國家,這不能怪他們,都是政治的緣故。其中一個台灣的同學還悄悄跟我說過,在他們小時候,說自己是中國人是要挨打的,只能說是台灣人,這讓我震撼很大。還有不少同學認為,台灣還是獨立比較好,至多是李登輝提出的「一國兩治」,不是不同的制度,而是類似歐盟的形式一樣的一個國家,兩個獨立的政府治理,只是在外交等方面統一。他們的原因很簡單,畢竟這是歷史問題,兩岸之間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不同發展(從1895年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算起),確實有很多差異,不是一個回歸與否的答案能夠解決的。
      
         正如在「東京電影節」事件發生後,我們陸生都在課堂上為台灣同胞拋出的這個質疑為難。而我採取的方法是聆聽,每當他們禮貌性的問我會不會在意他們的言論時候,我都說,我想聽的是你們真實的想法,然後請你們也用如此平靜的心態聽聽我作為一個在大陸長大的人的觀點以及發出這樣的觀點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其實這次事件雙方的負責人都應該反思,實際上台灣人為此憤怒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不要把政治扯到這些大眾的事情當中,電影是大眾的、自由的、不能由政治干涉,而不是我們所想的獨與統問題。其實很多這樣的問題,都是因為我們雙方都沒有重視現實的存在,雖然政治上不承認,但是不能當不存在,既然存在,就是可以溝通的,如果連溝通的空間都沒有,那麼解決台灣問題,遙不可及…
      
         在台灣可以上臉書,可以在YouTube上邊看到很多的視頻,但我們並不會因此而受到什麼影響,因為我們知道有些媒體是詆毀祖國的,在自己生長的土地上,我們會比任何人瞭解自己的發展。在台灣的授課當中,很多會拿台灣泡沫的60年代和騰飛的80年代跟我們現在做比較,加上我自己在沿海長大和在內地讀大學的經歷對比,瞬即也讓我明白了,一個社會的發展是漸進的,兩千萬人口左右的台灣就發展的基礎建設用了20年,建設今天的政治制度也用了近20年,何況一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中國需要改革的地方在基層,矛盾焦點也在基層,而不是誰領導的問題,中國不需要境外所吹捧的革命,中國現在的領導已經很好了,我們只需要漸進的改變,沿著既定的路線走下去,同時慢慢的去彌補我們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錯誤,相信未來一定是美好的。

台灣旅遊

        台中是一座繁華的老城,到處保留著那種小鎮般老曲的悠揚,有很多沒有被遺忘的滄桑,為過去保留著許多,而又為將來預留了許多。很多人說,台中是一座適合養老的城市,有點像我們大陸的珠海。從一中商圈、逢甲商圈,到舊煙酒廠,到新社花海,到高美濕地,到豐原廟口,到偏僻的眷村……
     
         台北去了兩次,最深刻的一個認識,就是一個城市的人流越是龐大,卻越是展現出了這個城市的秩序。無論是誰來到台北,都會被這裡如此完美的秩序所感動,而能夠自然自覺的融入到這裡的文化當中,禮儀當中不需要任何刻意的提醒,在台北每個都是一個榜樣,一份如此感人的默契,萬方來朝,而又能夠如此親切的融入其中,感受昇華,恐怕才是一個華夏大國都城的文明景象。台北的城建看起來是那麼的充滿歲月,與繁花似錦的上海相比,台北征服人心的卻是發達的文明。也許這就是台北跟上海、北京最大的差距,如此一來,我們就看出了一個城市是如何展現出自己的秩序。台北花博,展示出了什麼叫做一個城市的文明。同樣是長長的隊伍,卻不見排隊過後滿地的垃圾;熱心的志願者是退休的老人,而不會刻意動用如此規模的學生隊伍;地道的美食園區,真正街市的價格……台北再次用屬於一個真正城市的秩序感動了我。
     
         去的最遠的地方就算是澎湖列島了,雖然只是半個小時的飛機,畢竟是飛過去的。海岸線上遍佈被遺棄的碉堡,訴說著這裏是往日的軍事前沿。撇去硝煙的籠罩,澎湖可以說是由一個個安靜的漁港拼成的。
     
         台灣的鹿港情,穿插的小巷,保留了一份最中式的傳統魅力:飄香桂花糕,樹下冷飲販,乘涼的大伯,蜿蜒的小巷,嘈雜的市場,還有座座香火繚繞的廟宇,這一切都構成了一幅被現代遺忘了卻還隱約在老一輩記憶底層的童年畫卷,構成了一個懷舊的天堂。一切都是如此的安逸,安逸的讓人感動;一切都是如此的恬靜,恬靜的讓人想哭;如此的讓人把心沉靜下來,尤其是聽著那歸家的腳步聲,凝視著那撒在巷子角落的夕陽,伴著偶爾不知哪個閣樓飄出的鋼琴樂,真會讓人忘記一切,與世恍惚。

最後兩個月

        半年時間,說長很長,說短很短,讓我瞭解到了台灣很多,卻也讓我知道了自己瞭解的台灣其實很少。回來後翻翻自己在台灣半年拍下的2萬多張照片,風景只是路過,而朋友才是這半年時間裏邊最珍貴的回憶,無論是在台灣,還是在大陸。
本文為〈你好台灣網www.hellotw.com〉「留住快樂 留住感動——求學兩岸網路秀大賽」126號作者參賽作品)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