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30期】[專題]當代中國新農村建設系列報導:農村文化篇(二)

網路正改變著傳統農業發展模式(網路圖片)

網際網路改變農業樣貌
        「只要滑鼠輕輕一點,我們村裡的數百公斤瓜果不到1分鐘就賣出去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農民盧華蘇說。

        盧華蘇是南寧市青秀區南陽鎮的一名普通農民,依靠種植和販賣蔬菜瓜果為生。以往每到瓜果蔬菜成熟的季節,盧華蘇都會和其他村民一樣,把蔬菜瓜果運到南寧市區的蔬菜批發市場去銷售。

        網路的應用,改變了盧華蘇和周圍農民的傳統種植和銷售習慣。早在5年前,盧華蘇家裏就購置電腦並安裝了網路,他還參加了由政府開辦的農民網路資訊培訓班。2009年6月,南陽鎮生產的第一批黃貴妃西瓜上市,他嘗試將西瓜銷售資訊放到網上,結果引來不少買家。

        「今年的黃貴妃西瓜一上市就賣完了,價格也比去年翻了一番,很多買家在網上看到資訊後,就直接到地頭來收瓜。」盧華蘇說。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官方網站上,有3200多家農戶和農產流通協會、合作社在這裏登記了農產品資訊。來自全世界的買家只需要上網查詢,就能瞭解農產品供應量、價格以及賣家聯繫方式等資訊。

        和盧華蘇一樣,越來越多大陸農民開始通過網路與萬里之外的人們交流,學習農業知識,實現致富夢想。據大陸農業部統計,目前99%的鄉鎮基本實現了鄉鄉覆蓋網路。

        據大陸互聯網路資訊中心新近發佈的第28次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1年6月底,農村網民規模為1.31億,占整體網民的27%,較2010年底增長4.9%。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佈的資訊化藍皮書《中國資訊化形勢分析與預測(2010)》指出,隨著農業和農村資訊化的發展,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將進入蓬勃發展時期,農村網民將成為網民增長的「主力軍」。

        在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嘉會鄉蔡家壩村,全村48戶已有26戶農民買了電腦,農民通過網路不但瞭解時事新聞,而且通過網路廣交朋友銷售水果,僅今年上半年,該村的水果專業合作社就銷售各類水果125.14萬公斤,創收10多萬元。

        農民鄭自順深有感觸地說:「過去農產品銷路不暢,主要是資訊不靈,現在滑鼠一點,產品資訊瞭若指掌,足不出戶就可以瞭解全國各地的水果價格行情,隨時可以與外地老闆聯繫。」

        自從在家裡上網瞭解農業資訊後,蔡家壩村不少農民都實現了收入增長。竹鼠養殖戶黃基新信心滿滿:「網路進村入戶,我們農民滑鼠一點,便能瞭解全國各地市場行情,做到心中有數。網路使我們投資創業的信心更足,眼光也放得更長遠了。」

        農業生產正處於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階段。網路技術迅速進入農村,正改變著傳統農業發展模式。現代網路資訊技術縮短了田間地頭與銷售終端的距離,有助於實現農業產前、產中、產後的無縫結合,為農業生產經營活動注入新的活力。(摘自《新華社》)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