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吳松山
近年由於大陸對特大城市實施人口限制,使得中小城鎮加速發展成為現實,因此一些中小城鎮紛紛提出2020年、2030年人口倍增的目標。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5月,大陸縣級以上規劃新城新區的計畫超過3500個,規劃人口達34億。
這些規劃能容納全世界近一半人口的新城,將由誰來住呢?
規劃方案脫離實際
2015年,大陸城鎮化率為56.1%,預計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達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45%。根據資料,目前大陸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39.9%,未來還要提高5個百分點,相當於有1億人要在城鎮落戶。
然而,根據「新華視點」調查發現,比起這個艱巨的任務,一些地方提出了更加宏偉的目標。截至2016年5月,全大陸縣以上的新城新區數量達3500多個,這些新城新區規劃人口達到34億。有專家認為規劃人口34億,約相當於大陸目前人口規模的2.5倍,足以裝下全世界約一半人口,這種規劃顯然脫離實際。
重要的任務就是搶人
如何落實人口規劃?根據媒體披露,大陸西部、西南部一些城鎮的重要任務就是搶人。除了農村轉移進城的人口,一些城市也把人口引進目標聚焦在區域和城市間人口流動上。
然而,現實上中小城市卻面臨尷尬局面,近期大陸出版的《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5》顯示,大陸農民工流向大城市的占70%以上,流向小城鎮的不到10%。
廣州中山大學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教授許學強認為,隨著特大城市控制人口規模以及經濟發達地區產業轉型升級,人口出現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流動的跡象,但要「搶人」,需要硬實力,很多中小城鎮城鎮化和產業化脫節,沒有產業就沒有就業,再加上公共服務供給不足,造成中小城鎮仍在「失血」。
亢奮的城市規劃根由是土地財政
據大陸專家表示,規劃人口的激進擴張,背後是地方政府對土地指標的狂熱追求。因為,每多一個人進入城鎮化序列,與此對應的人均建設用地指標就多,潛在的土地出讓收益,造成中小城鎮規劃出大量人口增長。
大陸最新公佈的《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顯示,「十二五」時期城鎮建設用地增長約20%,遠高於同期城鎮人口11%的增幅,城鎮建設用地增長速度約為同期城鎮人口增幅的180%。
專家指出,規劃、土地、人口三者緊密聯繫,規劃人口「畫大餅」,直接的影響就是房地產過度開發,將進一步增加難以消化的商品房庫存。這類行政造城,很難形成持續擴大和升級的消費需求和服務需求,也不能提供穩定的就業來吸引人口聚集。北京交通大學中國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趙堅認為,新型城鎮化的新突破應主要靠市場機制而不是政府行政手段,靠行政手段增加中小城市數量,會造成嚴重的資源「空間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