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播出後引起包括英國《衛報》、俄羅斯RT電視台、大陸《環球時報》等媒體的報導。其中,《環球時報》對該片導演約翰.皮爾格(John Pilger)做了專訪。以下為專訪內容摘錄:
皮爾格表示,他花了兩年多時間拍攝《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在越南戰爭和(柬埔寨共產黨)波布時期,我在東南亞做駐外記者,也製作了很多電影。我已有十多年沒有去過中國,早就想拍攝一部有關中美的電影,一部挑戰那些危害我們理解中國崛起的陳腐觀念的影片。《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是西方觀眾,尤其是英美觀眾的一面鏡子。
中國是目標
自2009年以來,皮爾格追蹤了菲律賓的發展軌跡。那一年美國國務卿希拉蕊飛往馬尼拉,要求美國重大軍事存在的回歸。在20世紀90年代,亞洲最大的兩個美軍基地——蘇比克灣海軍基地和克拉克空軍基地,因當地社區的反美運動及抗議軍事基地帶來的暴力而被關閉。希拉蕊通過軍事手段來「行賄」菲律賓,說服阿基諾政府接受5個美軍基地,讓美國軍隊「暫駐」菲律賓。
當時,中國和菲律賓正在圍繞有爭議的南沙群島所有權進行談判,而希拉蕊則宣布南海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至關重要。她說,這關乎「航行自由」。事實上,真正的問題是中國崛起為經濟強國引發華盛頓高層的不安全感。原本是區域爭端問題,現在卻成為中美關係的一個燃點。
2011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他的「重返亞洲」政策——這意味著60%的美國海空力量部署到亞太,而中國是沒被指名道姓的目標。這就是我這部紀錄片的起始點。
被隱藏的歷史
皮爾格說,這是他的第60部調查型新聞紀錄片,這些紀錄片主要是在電視上播放。我的第一部紀錄片《寧靜的暴動》拍攝於1970年,揭露了美國在越南徵兵引發的一次暴動,那場暴動直接導致所有美軍撤出。
英國素來奉行折中主義,有令人驕傲的紀錄片拍攝歷史,而且英國公眾習慣了具有挑戰意味的電影——儘管最近這些年有所減弱。上周,《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的上映吸引了大量電視觀眾,像《衛報》《廣播時報》等的影評家給予4星的評定(最高是5星)。
皮爾格強調,除了報紙和其他大眾媒體,紀錄片有幫助人們了解新聞、了解世界的資質和權力。在該紀錄片中的「中國崛起」部分,皮爾格挖掘了中國作為殖民地的歷史,而中國人長達100年不能合法進入美國也是一段被隱藏的歷史。過去誰知道?這部紀錄片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戰爭離我們並不遠
皮爾格表示,多年來,他去過很多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基地。他曾穿過馬紹爾群島誇賈林環礁的隆納.雷根導彈試驗場。在那裏,「星球大戰」的武器在進行測試; 導彈作為秘密「太空籬笆」項目的一部分進行發射。這個基地是美國在亞洲的墊腳石之一,建於1968年,旨在「反擊共產主義中國的威脅」。
皮爾格說,在拍攝過程中,他見過美國國務院的高級官員,以及一些在中國有很大影響力的人士。他採訪過戰爭規劃者、學者及反抗核戰爭威脅的普通人,尤其在沖繩,那裏有32個美國軍事設施,並以中國為目標。令皮爾格印象深刻的是,一名美國前空軍導彈兵在沖繩見證了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期間,一次針對中國發射核導彈的錯誤指令的最後時刻,直到一名警覺的官員意識到命令有誤才停止了發射倒計時。
皮爾格認為,新興起的冷戰從任何一方面看都比上一次要危險。第一次冷戰有主角們不敢踩踏的紅線,那些紅線都有著清晰定義。然而現在卻沒有任何紅線。這方面德國外交部長曾經說過很多。北約部隊如今在俄羅斯西部邊界——這在6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而美中在南海上正劍拔弩張,美國海軍正在演練對中國石油和貿易航線進行封鎖。
專訪最後,當《環球時報》記者問皮爾格對川普上台有何觀察和預測時,皮爾格嚴肅的說,他不能預測未來,但川普在台灣問題、貿易問題上明顯蓄意挑釁,非常危險。皮爾格說,美國軍隊在中國家門口部署了宙斯盾和「薩德」反導系統。這種崇尚軍事狂妄而非外交秩序的做法,會導致兩國間出現潛在的錯誤和事故。這些都會帶來非常脆弱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