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期】航天朋友圈

文編/中中

神舟十一號是中國大陸第六次航天載人飛行任務,也是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這項航天領域的突破,引來世界矚目,法國、德國、俄羅斯等航天強國的專家紛紛表示關注。

鞏固航天強國地位

法國研究中國大陸航天領域的專家,菲利普.庫埃說,本次隨神舟十一號飛船出征的兩名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後將在那裡工作生活30天,比此前航天員在天宮一號內的停留時間更長,將要承擔的任務也更繁重,這證明天宮二號擁有更為強大、更為複雜的生命保障系統。庫埃認為,實現本次任務,不僅將提升中國大陸對載人航天技術的掌握水平,也將進一步鞏固中國大陸在國際載人航天舞臺上的地位,從而真正成為一個不可否認的航天強國。

為國際合作提供契機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布朗博士是德中太空合作項目的負責人。他表示,天宮二號項目為未來的國際空間合作提供了新契機。由於目前國際空間站到期退役後能夠如何安排尚無定論,德國宇航界希望中國大陸空間站能如期建成,為太空實地科研提供機會。

「國際空間站最遲至2028年將停止使用,此後可能會出現一個不明朗的過渡期。中國大陸的空間站或許將成為能提供太空環境下進行研究的唯一場所」,布朗指出,國際合作是空間站領域的大趨勢。「一個國家的力量是不夠的。儘管俄羅斯現在試圖單獨運作國際空間站的後繼空間站,但他們會發現這是行不通的,從資金和技術上都需要多國合作」。

為空間站做準備

俄羅斯航天集團的專業期刊《航天新聞》觀察家伊戈爾.利索夫表示,中國大陸的載人航天項目正在按計劃穩步推進,中國大陸將通過天宮二號的各項試驗來掌握貨運飛船對接、生命保障系統運行、回收利用水等大量技術,以確保中國大陸未來的空間站在很長時間內無需地面補給。

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亞歷山大·熱列茲尼亞科夫說,從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特點來看,中國大陸未來空間站的建造原理應該與國際空間站類似,都是讓基礎艙段逐漸與其他太空艙對接,從而形成空間站,這種建造原理是非常合理的。目前天宮二號只有一個對接口,未來根據不同任務要求,中國大陸的空間站上將會出現有多個對接口的節點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