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期】大齡本科台生:北京中醫藥大學吳婷盈

吳婷盈文/程朔

「我還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她們都非常優秀,但是在學習方面,三姐妹中還是我總能拿到最好的成績,所以父親對我的期待非常高,他那時總盼著我能夠學醫,成為一名西醫。」

「但是我小時候認為那些學醫的人就是想要賺錢,很討厭,所以非常排斥學醫。我喜歡心理學,所以在學政治心理學之後去美國,先後讀取藝術治療碩士、臨床心理學博士。」

吳婷盈在到北京中醫藥大學上學之前,已經獲得藝術治療碩士學位和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這樣的學歷,一般情況下,都不會是「而立」以前就能擁有的。感興趣的話,就聽聽她講自己的故事吧。

與保生大帝的緣分

吳婷盈:這故事要從我父親說起。我爸爸是家裡第三個兒子,也是最小的兒子。我記得在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爸爸在整理東西時拿出了兩張A4紙,上面寫滿了字,他說這是我們家的族譜,那時候我還蠻好奇的,拿起來一翻,看不懂,但大概知道了我的祖先是來自大陸的福建;留下的印象裡還有個家族圖表,圖表頂端書寫的那個人,感覺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曉得他究竟是誰。給我看完之後,我父親就將那兩張紙跟家裡的金子一起藏到天花板上去了。

取得博士學位後,我先回台灣工作了兩年,之後辭去教職到北京學中醫。事有湊巧,那時我因為家族事宜與各房親屬聯絡,當時聯繫到我祖父的三哥的一位女兒、一位已經80多歲的姑母,聊天中,我談到馬上就要辭去大學老師的工作去北京學習中醫,那位姑母回應說:「哦,我們家族的人不是老師,就是醫生。」我隨口問句「為什麼呢?」她竟然答說:「你不知道嗎?我們的祖上與保安宮的大道公是親兄弟呢。」

其實那時候我還沒去過保安宮,對於家族的背景也幾乎什麼都不知道。不過,透過那位姑母,我拿到1978年我家族重修的《白礁吳氏族譜》的副本。這冊有200多頁的族譜現在也珍藏在台北的圖書館。族譜裡面記載了大道公的父親通公,也就是我家族的一世祖,延陵吳氏因避亂遷徙到福建同安白礁村。通公有兩個兒子,保生大帝、大道公吳真人就是他的大兒子;次子,也就是吳真人的弟弟吳根,就是我的直系祖先。算來,我父親是白礁吳氏第34世子孫,我家族的第30世祖先紹惠公在乾隆年間遷台定居,我就是渡台以後的第6代。

決定放棄大學教職重頭學醫

吳婷盈:父親曾經對我期待很高,總盼著我能夠學醫。但是我小時候喜歡心理學。父親沒有勉強我,後來我成為了一名心理學博士。

然而在美國上學期間,我因緣際會地接觸了中醫,接觸之後,我感覺中醫神奇的療效不僅不可言喻,還不可思議,因此開始對中醫感興趣。獲得博士學位後,回台灣教書的日子裡,工作非常忙碌,我對中醫的態度就一直停留在「生病時,看中醫」這樣的一個層次上。

2008年,父親突然去世,我非常傷心,意識到自己忽視了他的健康問題。父親病逝,我不僅對我自己非常失望,也對父親接受的醫療體系感到失望,所以學習中醫的念頭就在我心裡萌發了。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我辭去工作到北京學中醫,從本科開始念起,扎扎實實地學。

所以可以簡單概括說,學中醫是在追求自我的成長。當然,在知道我自己的家族背景後,我更堅定了學習中醫的信念。我想,雖然是在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但事實上我也背負起了家族使命。相傳大道公吳真人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生前被尊為神醫,去世後受到人民供奉與祭拜,歷代帝王加以褒封,最後封到「保生大帝」。我希望承繼祖先風範,傳承中華文化的精髓,結合中醫療法與心理治療,將中醫發揚光大,幫助更多的人。

期望通過中醫拉近兩岸距離

吳婷盈:首先我有考慮過兩岸之間的距離的問題;其次我發現中醫藥是目前兩岸現存最重要的共同語言之一。

從我自己家族的經歷就可窺見,現在台灣居民多係遷徙自大陸。遷徙路線的長度就是台灣與大陸間地理上的距離。這個地理距離有多遠呢,他們之間隔了一個台灣海峽,這個海峽的平均寬度是150公里,小金門距離大陸僅有5公里多一點。北京到天津有100多公里,動車30分鐘到達,北京到上海近1500公里,動車4個多小時到達。

隔著台灣海峽,兩岸間的地理距離並不那麼遙遠,也不會改變。可是由於歷史因素,兩岸人民心靈之間距離的數值,有如海潮時漲時落。繼明朝中葉唐山過台灣之後,鄭成功大軍來台,給台灣帶來了新的一波移民,再次拉近了兩岸的心理距離。我的祖先大概是在鄭成功渡海100年後從福建同安遷徙到台灣、定居於台北。艋舺,就是現在的萬華,是當時同安人聚集的地區,是當時台灣3個重要商港、繁榮城市之一,也是福建移民群居的處所。那些地方的居民就與福建百姓間有著斬不斷的親情。1895年後,兩岸百姓間,又有很長一段時間,距離被拉得很遠。本世紀初以來,隨著雙向的直接通郵、通商、通航,海峽兩岸間的關係一度得到拉近,但2016年以來,兩岸關係發展再度出現困擾。

事實上,人和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是可以改變的,但拉近這個心理距離,僅有「三通」是不夠的。想克服它的話,需要更多的對話、更多的溝通,更多兩邊人民互相了解的機會。而更多對話與溝通往往需要從雙方所共有的起點出發,從共有記憶、共同語言入手,才更容易達成「互信」,從而拉近雙方的心理距離,推動攜手共創未來。而中醫藥作為兩岸共有的重要文化遺產,是最好的起點之一

兩岸年輕人的共同點

吳婷盈:我記得第一次接觸到大陸的人是在1991年,那時候我在美國念書,遇見大陸來的留學生,總覺得自己必須要提防著他們,具體防什麼,其實也並不大清楚。

但是經過不長時間的接觸之後,我發現大陸留學生,大家儘管有時想法不同、有些生活習慣不同,甚或是說話的用語不同,但其實在更多的方面,大陸留學生與我們台灣留學生是有著很多共同點的。比如最基本的,我們都用筷子、都吃餃子麵條,都學習刻苦、生活勤儉、工作勤奮。知道了這些共同點之後,就感覺大陸人也沒什麼可怕,這讓我交到許多大陸的好朋友。

多年後的現在,我在北京讀書了,在人性的層面我更有發現,兩岸同胞之間有著太多的共同點,這些共同點裡面,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簡單說就是好的人文傳統,比如儒家提倡的溫良恭儉讓,大家都有遺傳;而相對不那麼正面的人文傳統,比如詭辯術、權謀術等等,大家也都有「繼承」。

記得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大陸改革開放還沒有實施太久的時候,我見到的大陸留學生大都非常節儉,他們身上穿的從大陸帶出的服裝,樣式款型都相對單調。現在可是大不同了,如今在北京,單看年輕人身上的著裝,你很難分辨出他們是大陸人、台灣人、或香港,甚至韓國人。這說明,至少在追逐時尚潮流方面,年輕人們的意識和方向都相當接近或說比較統一了。

共同點多,不是說就沒有思想意識上的差異,這是歷史造成的,我覺得要勇於承認、敢於面對,現在尤其需要我們兩岸調動足夠的智慧,用足夠的耐心去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