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32期】科技考古


中國磁山遺址是世界黍、粟種植起源地
                          (網路圖片)

        磁山新石器遺址位於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村,發現於1972年,1988年被大陸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6年至今,考古工作者在磁山遺址進行三個階段的考古發掘,共發掘灰坑468個,發現其中88個長方形的窖穴底部有糧食堆積,層厚為0.1米至2米,有10個窖穴的糧食堆積厚度在2米以上。數量之多、堆積之厚,在中國發掘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中極為罕見。專家估計,這些糧食的重量有5萬多公斤。

長期以來,由於缺少對考古遺址中腐朽灰化的糧食的鑒定方法,對於東亞地區旱作農業起源的歷史,特別是對中國武安磁山新石器遺址為世界粟(也叫穀子,小米)起源地這一觀點,一直沒有得到廣泛認可。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呂厚遠課題組通過對現代粟、黍(也叫糜子、稷子、大黃米)及野生植物小穗穎片、內外稃片不同部位、不同細胞層的植矽體分析,明確了區分粟、黍植矽體的5種鑒定標準。
        利用上述方法,通過對磁山遺址5個窖穴46個灰化樣品和磁山博物館收藏的1個灰化樣品進行植矽體的系統分析和不同實驗室9個碳14年代學測定,發現這些窖穴樣品中的糧食中,早期農作物是黍,其年代距今約100008700年前,粟則在距今約87007500年期間少量出現。磁山遺址黍、粟的出土,提供了磁山遺址黍、粟出土年代為目前已知最早的證據。
        呂厚遠說,研究表明,在中國北方半乾旱區,在全新世早期黍已經成為人類重要的糧食作物,這暗示了黍可能是在這一地區獨立起源的。正如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繁榮一樣,小麥和大麥向肥沃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平原的傳播,孕育了燦爛的西亞史前文化;黍和粟類作物起源以及向肥沃的黃河流域及其臨近地區的傳播,不僅為史前人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而且為中華文明進入更高級的階段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河北省武安市磁山遺址博物館的資料還顯示,磁山遺址中與大量黍、粟一起出土的,還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動物骨骸、植物標本等約6000餘種。這些發現都為尋找中國更早的農業、畜牧業、制陶業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寶貴線索。
        如今的武安市所產小米品質優良,色澤金黃,入口甘甜糯香,極富營養,有「中國小米之鄉」的美譽。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