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是地球的硬傷,也是大陸嚴重的生態問題。2016年經過長期努力,大陸荒漠化防治事業取得成效,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趨勢得到扭轉,實現了連續十餘年保持「雙縮減」。
十年減少出三個上海
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的北沙窩,曾經是一處荒漠化嚴重的坡地,是當地「沙疤」裏最難看的一處。
這處一年四季黃沙飛的沙窩子,如今道路兩側是連綿的農田,青稞、油菜、小麥等農作物。遠處的黃色沙山,與近處蔚然成林的綠色防沙帶形成鮮明對比。
根據大陸國家林業局的監測資料顯示,大陸荒漠化土地從上世紀末年均擴展1.04萬平方公里轉變為目前的年均縮減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積由上世紀末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變為目前的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里,實現了連續十年保持「雙縮減」,相當於十年減出了三個多上海的土地面積。
從2015年起,大陸計畫用6年時間投資19.3億元(人民幣,下同),完成造林160.6萬畝:正在建設的甘肅內蒙古交界處武威段「千里沙漠大林帶」,將成為河西走廊新的生態屏障。到2015年底,「千里沙漠大林帶」已修建壓沙道路500餘公里,完成壓沙10.01萬畝,造林6.19萬畝。
產業治沙解碼荒漠化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風吹沙子走,抬腳不見蹤」是老輩鹽池人對自己家園的描述。上世紀80年代,寧夏鹽池縣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和耕地處在沙區,沙丘包圍中的農民無法耕作、生存。
如今的鹽池縣10萬畝的草場猶如一片綠海望不到邊,沙柳、花棒、楊柴、檸條等沙生植物隨風搖擺。6年前這裏還是一幅風吹沙丘滿地跑的景象。
沙地如何變草場?當地採用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結合的「草方格固沙種樹種草治沙技術」,並根據點播成活狀況適地選栽檸條、沙柳等苗木,恢復和修復植被效果顯著。目前,鹽池縣林地面積達425萬畝,生態環境實現了「人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而在曾經風沙肆虐的大陸第八大沙漠「烏蘭布和沙漠」腹地,正在建設中的萬畝生態光伏(太陽能)基地,正徐徐展開實現沙漠增綠、企業增效、資源增值的良性循環。
成片的太陽能板猶如黑色的波浪在沙漠裏蔓延舒展,下面形成以滴灌為主的紫花苜蓿和中草藥材連片種植帶,道路兩側形成防風固沙的連網綠化帶。在促進防沙治沙和保護生態功能的基礎上,當地利用沙漠資源建設萬畝生態太陽能基地,先後引進多個太陽能發電項目,將現代農牧業和太陽能農業科技大棚種植等技術相結合,達到了「借光治沙」、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等多重效益。
就像這些烏蘭布和沙漠裏的治沙人一樣,大陸各地正在探索多種管道給荒漠化治理注入產業動力,讓荒漠化治理變得可持續。
在大陸「沙鄉」——甘肅省民勤縣,人工種植的沙生植物梭梭在沙漠邊緣翠綠連片,長勢旺盛。當地農民說,過去一颳風沙,不但沒法種莊稼,風沙還會淹沒農田,甚至房子。而現在,種植梭梭不僅可以有效固沙,經濟效益也十分可觀,10畝梭梭苗收入有10萬多元。
荒漠化防治任重道遠
進入21世紀,大陸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實現了連續三個監測期的持續淨減少,但防沙治沙形勢依然嚴峻,局部地區沙化土地仍在擴展。
目前,大陸仍有荒漠化土地面積261.1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2%,沙化土地面積172.1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7.9%。在荒漠化土地面積占大陸荒漠化土地總面積23.3%的內蒙古,局部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此外,在大陸林沙草產業發展仍處於探索和培育階段,產業結構還不盡合理,規模相對小,組織化程度較低,生態產業帶動當地經濟和農民增收能力還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