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期】用瓷瓶紀錄北京霧霾:56隻汝窯的故事

文編/林素卿

2016年6月26日至7月3日,英國RCA 皇家藝術學院的畢業設計展上,一面牆壁與56隻瓷瓶引起了不小的關注。該面牆壁上立著高3.8公尺以深灰色海綿包裹的龕架,架內56 個格子裡分別放著一件瓷瓶,每個格子後壁則標注有日期、天氣和 PM 2.5 數據。這是一名曾在北京生活七年,就讀於該學院資訊體驗設計系的畢業生——霍奕瑾的畢業作品「天青」(Sky-Blue)。

英國RCA皇家藝術學院畢業設計展上的龕架與56隻瓷瓶。

英國RCA皇家藝術學院畢業設計展上的龕架與56隻瓷瓶。

2007 至 2011 年,霍奕瑾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學習產品設計,畢業後便在北京成立了工作室。2014 年前往倫敦求學後,他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朋友發的北京灰濛濛的天空,對此感同身受,他說:「我一直想做一件與之相關的產品。」

霍奕瑾

霍奕瑾

2015年冬天刷爆朋友圈的北京天色,讓他想到了北宋時期的天青釉汝窯,那是一種被形容為「雨後天空的顏色」的瓷器色澤,他突然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結合點,以天青釉汝窯紙槌瓶為原型,根據北京2015年 11 月至 12 月份天空的顏色,製作了56隻釉色各異的瓷瓶,記錄北京八周的空氣品質。

 

 

從「汝窯」到「污染」的邏輯鏈條

歷史上的汝窯皆以天青色為美,而霍奕瑾以同樣的原則創造的新汝窯,卻不再是純凈的天青色,而是被鋪上了一層北京霧霾的天色。整個作品的製作歷時半年多,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遇到過困難。

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宋代汝窯。

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宋代汝窯。

由於人在倫敦求學,新汝窯的取色,霍奕瑾無法自己完成,如果只通過不同人拍的照片來記錄天色的話,誤差又會很大。後來,霍奕瑾請一位住在北京的朋友,每天早上以同一地點作為背景,拍照記錄北京的天氣情況,為他提供了每日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的照片,這樣即使無法做到與天色完全一樣,但顏色之間的相對關係會比較準確。

在製作上也是個問題,一是皇家藝術學院的工作坊無法支援他製作大批量的作品,二是英國的陶瓷工廠普遍價位高、效率低。最終霍奕瑾還是找到景德鎮的工廠,加工完成後再運到倫敦。

最後的展示階段,如何確保這是一件資訊可傳達的作品也是一個難點。畢竟如果只展示56隻瓶子,倫敦的觀眾不會理解它們與污染的關係,PM2.5 這個數據對現代的倫敦人來說是陌生的,所以需要一個物件將汝窯、天青釉、天色、污染的邏輯鏈條解釋給觀眾。

於是霍奕瑾用深灰色的海綿將龕架從內到外包裹,這種多孔的深色材料給人壓抑、沉默、緊張的感受,這種微妙的體會讓觀眾覺察到這件作品不只是在展示一些不同色彩的瓷器,而是與某一更深刻的主題相關。

龕架上位於視平線中心對稱的一格用一塊有機玻璃封閉起來,該格內裝上射燈,表現出類似博物館的展示方式,使裡面那隻瓶子顯得格外珍貴。這隻瓶子呈現出很純淨的天青色,與宋代汝窯相似,有機玻璃上加注說明,以此介紹北宋汝窯和它聞名於世的天青釉,並聯繫上北京某日恰逢空氣品質良好的紀錄,整個概念就傳遞出來了。此外,為了更好地解釋 PM2.5 這個數據,現場放置了採集有北京 PM 2.5 實物的樣片。這樣,即使觀眾不去看作品說明,其中所表達的資訊也可以清晰地傳遞出來。

霍奕瑾的畢業作品「天青」(Sky-Blue)。

霍奕瑾的畢業作品「天青」(Sky-Blue)。

公共藝術的能量

最初在中央美院學習產品設計時,霍奕瑾還沒有意識到一件作品在公共藝術層面可以產生的影響力。在美院導師的引導下,他開始嘗試學習木工藝、漆工藝、陶瓷工藝等中國古老的工藝門類,也很喜歡探索一些新材料的表達方式,但多是以家居範圍內桌上用品的設計為主,受眾都是個體。

比如他在中央美院的畢業作品,是一個變色的茶盤,不但獲得過獎,也參加過一些展覽。當時,他找到了深圳的材料商,在兩位研究熱感應分子材料和塗裝材料性能的工程師幫助下做了技術改良,委託工廠加工後,最終將茶盤銷售、推廣了出去。

大學畢業後,霍奕瑾很快就成立了一個多人工作室,夥伴都是同屆最優秀的同學,來自不同專業。但在工作室運轉兩年後,大家都發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並不是通過商業項目賺取一些其實也不算高的報酬。且如果想要在商業上取得成功,也不是他們這種模式的工作室可以做的事情,這個工作室便中止了。

團隊裡的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出國深造或留在大陸讀研究所,霍奕瑾亦不例外,他離開了北京來到了倫敦。就讀RCA之後,令他意識到幾乎可以用任何方式呈現自己的作品。2015 年,他參與了 RCA 與牛津大學合作的量子物理的項目、與英國國家科學博物館合作的機器人項目,體會到了設計師跨界後產生的巨大能量,以及其他學科的思維回饋給設計師的靈感,他甚至不願再把視野局限在設計領域裡。

在受眾變成群體後,霍奕瑾明顯感受到了以前針對個體和當下針對群體的不同,他說:「首先公共藝術的話題往往更加公共,人群也被納入為作品的一部分,有點像做建築,不能忽視人群與作品的關係。桌上用品的設計也要考慮人,但往往是一個或幾個人,和人群的概念不一樣。」

2015 年,他參與的兩件團隊作品「BREATHING CITY SHELTER / 呼吸之篷」和「SUPER-MIRROR / 超級鏡子」,分別獲得了亞洲數位藝術獎和北京設計周最佳公共裝置獎,這些作品都是利用空間創作的機動裝置。

「無論作為裝置藝術家、體驗設計師還是產品師,我未來的目標都是與群體對話。」霍奕瑾說,目前他正在計劃創作更大規模的公共藝術,甚至是城市尺度的。比如最近他就已經開始為北京設計周創作新作品,也是與汽車設計師、時裝設計師的跨界合作。而關於他在 RCA 的畢業作品「天青」,也在考慮帶回大陸展示的機會。

回到北京參與大時代

儘管這是一件帶著批判性思維去審視北京環境污染的作品,但畢業後霍奕瑾還是選擇回到北京生活,「未來工作室的發展會更加多元化,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回到北京才能真正開始。」

他喜歡北京的豐富大氣,站在環線上,他經常會有一種比倫敦和巴黎都更有宏大感的體會,儘管近年來環境問題加劇,讓人覺得整座城市難堪重負,但這個當下的北京還是吸引他,「我喜歡真正的大城市,其美好與弊病都讓我感到自己在參與這個時代。」

塗上北京霧霾天色的新汝窯。

塗上北京霧霾天色的新汝窯。

關於「天青」項目,霍奕瑾希望在今年冬天製作 2016 年的新系列,將這種行為延續下去,用這樣的方式記錄中國大陸環境保護的進程。據信英國《衛報》的設計評論家Oliver Wainwright,已經將這個項目推薦給了北京設計周。所以「天青」除了會出現在今年的倫敦設計周,不久之後也會回到北京展出。

(資料來源:《好奇心日報》、RCA 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