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吳松山
隨著中東地區新局勢和世界變化發展大勢,也隨著習近平訪問中東三國,中國大陸在該地區的新角色逐漸明確起來。
習近平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演講時提出了「四者一夥伴」的概念,他說中國大陸要做中東和平的建設者、中東發展的推動者、中東工業化的助推者、中東穩定的支持者、中東民心交融的合作夥伴。
這不但是習近平就任大陸最高領導人以來首次中東之旅,他所提出的「四者一夥伴」也將是中國大陸面對中東時重要的指導原則。
據報導,為促進中東工業化進程,中國大陸將設立150億美元的中東工業化專項貸款,向中東國家提供100億美元商業性貸款,提供100億美元優惠性質貸款,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設立共計200億美元共同投資基金。
為幫助中東地區國家加強維護穩定能力建設,中國大陸將提供3億美元援助用於執法合作、警察培訓等項目。同時,還將向巴勒斯坦提供5000萬元人民幣無償援助,年內再向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利比亞、葉門提供2.3億元人民幣人道主義援助。
事實上,中東自古以來是東西方交通樞紐,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等宗教在這裡交織,不同民族在這裡共存。然而,這片戰略位置重要、自然資源豐富的土地迄今仍遭受戰亂與衝突的困擾。
據了解,在中東地區占多數的阿拉伯國家主權基金實力雄厚,中國大陸將與其更多簽署本幣互換、相互投資協議,擴大人民幣結算業務規模,加快投資便利化進程,引導雙方投資基金和社會資金參與「一帶一路」重點項目。
「一帶一路」輻射亞非歐三大陸,中間穿越中東地區,一如千年來的絲綢之路。分析人士表示,中東動蕩與戰亂有使「一帶一路」在該地區成為「斷頭路」的風險,中國大陸要想推動其倡議順利實施,必須建設好中東和平,支持好中東穩定。
另一方面,習近平也對中東作出了「三不」允諾,即「不找代理人」「不搞勢力範圍」「不謀求填補『真空』」。有一些專家認為,習近平的「三不」承諾或許可以打消一些中東地區國家可能存在的對中國大陸在中東新角色的困惑和疑慮。
據BBC報道,伊朗駐華大使哈吉呼籲中國大陸加強在中東地區的投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他說,考慮到中東問題將影響地區和全球,「我們歡迎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為區域問題提出解決之道」。
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發展競爭,中國大陸與阿拉伯國家的合作在近年也全面升級,包括推進「油氣+」合作新模式,加強上中下遊全產業鏈合作,延伸傳統油氣合作鏈條,合作開發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同時,依托裝備的高性價比,以及技術轉讓、人才培訓、融資支持,中國大陸將中東國家花較少的錢建立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玻璃、汽車製造、電廠等急需產業的幫助也將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