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針對大陸紫光集團最近擬入股台灣幾大封測廠引發島內爭議,大陸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這只是單純的企業行為,不應該泛政治化。兩岸企業遵循市場規律開展自主合作,有利於實現互利雙贏。他強調,20年來的實踐證明,兩岸經濟合作完全是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也不是一方買下和控制另一方。兩岸經濟合作為大陸企業發展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為台灣帶來的好處也歷歷可數,比如台灣獲取巨額貿易順差、GDP維持一定的增長規模、企業和產業轉型升級,其中大陸發揮了最重要的經濟腹地的作用。
馬曉光指出,兩岸經濟合作發展趨勢是擋不住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希望台灣社會公正、客觀、理性地回歸經濟面本身,來看待包括兩岸產業合作、兩岸相互投資等在內的兩岸經濟合作,這樣才真正有利於台灣經濟和產業發展,有利於台灣民眾福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讓時間來評判這一切。」
關於台灣晶片製造龍頭企業台積電計畫在大陸投資設廠,他表示,大陸已成為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積體電路市場,2013、2014年年進口額均超過2千億美元。三星、英代爾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已在大陸投資設廠,充分說明大陸積體電路產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對台灣積體電路企業來大陸投資,我們當然也秉持積極歡迎的態度,希望台灣企業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實現互利雙贏。
他表示,希望兩岸攜手做大做強電子商務,也希望兩岸媒體積極引領新媒體發展趨勢,在增進兩岸同胞溝通瞭解、融洽感情方面繼續履行積極的社會責任。同時,希望兩岸文化界和傳媒界攜手打造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兩岸新興媒體、產業集團,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共同應對全球競爭與挑戰。(記者∕齊湘輝、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