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期】「紅色預警」過後,持久藍天有多難?

♦ 文編/吳松山

12月初新一輪的「霧霾」導致北京市首次啟動紅色預警措施。霧霾那幾天,北京、河北等多個地區都啟動了「紅色預警」,每個人都親歷了這場霧霾「遭遇戰」,都為之付出了許多。

專家:「紅警」措施削減30%污染物排放

12月10日正午,北京市正式解除首次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在過去的五十多個小時中,北京經歷的霧霾天氣再次成為大陸社會關注的焦點,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排污企業停產限產等一系列措施被嚴格執行,北京市以及周邊的天津、河北等地區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多位參與研判的環保專家表示,紅色預警措施對遏制北京市空氣品質惡化發揮了作用。紅色預警措施正式實施後的十個小時,各種污染物排放量平均減少了30%。

本次空氣重污染過程中,北京、河北、天津等地政府和居民巨大付出。紅色預警啟動後,地鐵、公共汽車變得更加擁擠。據北京市交通委估計,隨著全市五百多萬輛機動車實施單雙號限行,選擇公共交通的人數上升了近兩百萬人。

在紅色預警措施啟動30個小時內,北京市停限產企業已經達到2100家,3500多個工地停止了室外施工,市容環衛部門組織了上萬人次上街清掃、灑水。河北省保定市也已有2000餘家規模以上企業停限產,各地政府和企業也都付出了巨大經濟成本。

據統計,紅色預警期間,京津冀聯動執法共出動執法人員9000多人次,對5700多家次的排污單位等進行了檢查,發現查處環境污染259起。除了北京及周邊地區都在全力以赴「迎戰」霧霾,天津共查處問題63起,河北也發現並查處72起。

一場「遭遇戰」,帶來幾多思考?

霧霾天之後,北京又迎來了多日不見的藍天。天津、河北等地開始相繼解除本輪空氣重污染過程的應急回應。在付出巨大努力的同時,主要靠「等風來」,原本來勢洶洶的霧霾漸漸散去。

雖然在發佈紅色預警通知前,北京市就已經多次召開會議,努力協調部署各個領域應急措施,但首次在霧霾天氣啟動紅色預警,在落實過程中很多情況還是讓人措手不及。

紅色預警啟動後,北京市發出停課通知,但等學校通知到家長,已是晚上11時,一些學生家長未接電話,第二天一早老師還要早早到校,負責安排昨晚未能聯繫上的學生。

預警通知發佈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的具體方案卻沒有在同一時間公佈,導致很多北京居民無法及時改變第二天的行程安排。

這次霧霾過程,一些省市並沒有實施與北京同樣嚴格的應急舉措,導致區域性作用並不明顯,反映到群眾直觀感受上,就會與群眾的期待差距明顯。

相關專家指出,雖然不少省市都制定了應對空氣重污染的應急預案,但是總體來看還很不完善,標準、措施還有待進一步協調。另外在霧霾應對決策過程中也不能僅僅依據監測資料,也應將群眾感受作為重要考量,有針對性地調整應對措施。

雖然大陸北方多個省市都實施了預警措施,但從環保部以及各省市的督查執法結果來看,仍然有一些企業違法超標排放。同時,也有個別地方政府因為落實預警措施不力被有關部門約談。

相關專家表示,當前大陸部分地區的霧霾治理仍然存在執法空白。比如在燃煤污染治理上,濟南市區範圍內到冬季仍然有40多萬噸煤炭散燒,幾乎沒有除塵脫硫措施,都是低空排放,對大氣品質產生直接影響,但部門監管責任卻一直不明確,環保部門也沒有相應的處置權。

「紅警」解除了,還要付出多少才能留住藍天?

紅色預警解除了,但京津冀新一輪的空氣污染已經在路上。大陸環保部監測發現,在北京機動車限行後,機動車尾氣排放對大氣污染的貢獻百分比顯著減少,但燃煤的貢獻百分比卻大幅增長。連日督查也發現,散煤污染管控不到位是京津冀等地不少城鄉接合部存在的共同問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不少城市城鄉接合部區域人口聚集,小煙囪數量多,低空直排,對區域環境影響很大。

而在嚴查之下,企業違規超標也仍未停止。近一年來,幾乎每天都有三四百家企業超標排污。而在上輪霧霾嚴重的11月份,這一數字曾達到700多家。

專家指出,儘管各地治霾效果明顯,但大氣污染物超過環境承載力的根本矛盾遠沒有改變。2014年,陸環保部監測的177個城市中,達標城市只有16個。在河北邢臺,市區周邊有133家大的燃煤企業,形成「工業圍城」、「污染圍城」局面,不管什麼風向,污染物都能擴散到市區。

河北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工程師張良說,在當前排放量仍然較大的情況下,不利氣象因素對大氣品質影響很大。只有逐步降低排放量,抗擊氣象影響的能力才會越強。並不是停幾個企業,空氣品質就會好,根本在於調整產業和能源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