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 |
台灣社會四年一度的大選,總算在一片的祥和聲中落幕,過程中再怎麼入戲忘我,台上的主角都謝了幕,台下的眾生菩薩也只好士農工商各安其位。選戰中的戲碼雖說還是不出那幾手套路,但一生一旦內斂自抑的唱工身段,相較於過往的嗤牙裂嘴,還是有幾分令人可喜的文明。
除了曲終人散不知所以的安排了「抵制HTC」那齣滑稽的安可曲,蔡英文一席散文式的敗選感言,不但安慰了綠營群眾,也為她未來的參政之路做了最好的鋪墊。
此屆大選最引人入勝的,莫過於大老闆和小頭家們在最後一刻的粉墨登場,雖說不是出身政治科班,肢體稍嫌僵硬但卻咬字清晰,將一齣「九二共識」唱得珠圓玉潤恰如其分,贏得了近七百萬選民的滿堂喝綵。兩岸議題向來在朝野兩黨的對決中未曾缺席,但都了無新意。此番企業家們臨門一腳,將選戰主軸拉回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個時代主題,也著實的讓宋楚瑜吃足了口頭,讓口才便給的蔡英文噤聲失語,更彌補了馬英九在「和平協議」上的進退失據。
過去朝野各黨在兩岸問題上的路線分歧,與其說是對台灣前途的不同設想,不如說是各自被綑綁在自己所建構出的意識形態牢籠而不得不然。藍綠陣營的領導階層,做為冷戰時期美國所刻意栽培的現代化菁英,雙方在服膺美國國家利益的前提下,其「親美、反共、國家安全」的意識形態並無二致。若要勉強區分你我,也只能說是一個堅持老店新開,一個打算借殼上市,然兩者其實都緊抱著「中華民國」這塊老招牌,賣的是「維持現狀」的舊貨色。如今企業界從現實出發,從切身的利害出發的喊話,可以說是第一次為兩岸議題填補了具體的內容,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這一方面是來自於國際金融危機的催迫,也如實的反應了兩岸在產業上垂直分工,以及有賴民族共同市場來抱團過關的客觀事實。
當前的國際環境險峻,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因平均利潤率持續下降、西方國家信用擴張、國際熱錢四處衝撞而嚴重失衡,短時間也看不到復甦的跡象。不管是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崩解,或是美元霸權體系的衰退,還是將繼之而起的貿易壁壘,在在的都催迫著東亞經濟一體化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歷史進程。從晚近東亞國家領袖訪問北京絡繹於途,大陸總理溫家寶先生宣布2012年將開啟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協定的洽商,顯見「東盟10+3」的地緣政治區位格局已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必然。不管是因應國際局勢的丕變、尋求台灣產業經濟的出路、還是解決島內的貧富落差,解除兩岸因歷史問題所遺留下的敵對狀態,簽訂「和平協議」,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制度性的保障,不但是台灣社會長治久安的活水源頭,也是橫梗在馬英九執政當局面前不容逃避的歷史課題。
歷史就像一條大河,它有它自己的方向,只有奔流到大海才能止息。四年的任期很短,但也可以很長。馬總統如果一如故往,每日絡繹南北奔走於競選之途,迷信數字看民調如翻黃歷,那麼,時間轉眼即逝,四年後這個社會所面對的挑戰恐怕更加艱鉅。但如果,馬總統能夠審時度勢,因勢利導,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機遇,在東亞一體化的趨勢下為兩岸的經貿結構整合奠定基礎,為遍體麟傷的國民生計創造契機,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建立制度性的框架,那麼,四年的任期所能產生的影響就會極其深遠。
蔡英文在敗選感言中向綠營群眾期約「下一次要走完最後一哩路」,而馬英九未來四年的總統任期,又何嘗不是其歷史功過的「最後一哩路」。展望未來,想見是充滿荊棘和曲折的四年,也是一個領導人最能夠展現他的智慧、勇氣和格局的四年。四年後,馬英九到底會是被拋落在歷史大河轉折處的淤砂,還是在河海交界處引領著前進方向的弄潮兒,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