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脈相傳.共創未來】
2015年 第五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獎入選
♦ 文/林亭瑜(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系)
過去,兩岸之間的接觸都是透過媒體來主導,不僅僅是單方面的接收資訊,更是完全負面的報導,以至於我們對於彼此的誤解不斷加深,不過近年來,隨著兩岸的交流漸漸的加深,民間的彼此接觸愈來愈頻繁,我們不再只是單方面接受資訊,而是能夠透過彼此互動和溝通,更加了解對方。
從生活中來看,我們接觸到大陸最密切的就是電視節目。以前來自大陸的電視節目大部分都是歷史劇或武俠片,例如金庸、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等,但是現在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等等的選秀節目,爸爸我們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綜藝節目,以及前一陣子造成熱潮的後宮甄嬛傳、武媚娘傳奇等等戲劇,以選秀節目為例,過去我們看的是星光大道,現在我們看的是中國好聲音。中國好聲音裡不只評審有台灣人,更不乏有許多台灣人去參加比賽,不過中國好聲音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畢竟要在中國十三億人口中脫穎而出,和從台灣兩千三百萬是完全不一樣的。不過,也因為參賽者之間競爭激烈,也讓參賽者本身的能力迅速提升,更可以與來自中國各地強手的交鋒更可以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即使競爭激烈,但是所學到的東西卻也是相當多的。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參加中國好聲音的曝光率也是相當高,能夠快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獲得在中國演出的機會。
過去當我們聽到台灣藝人到中國大陸發展都會批評他們見錢眼開、叛國賊等等,可是如今,卻已經變成常態,甚至如果不這麼做根本存活不下去。有愈來愈多台灣藝人到大陸參加節目、電視拍攝,甚至連跨年農曆新年等等都在大陸,以前打開電視只有兩三台有關大陸節目,現在則是每轉兩三台就有一台是大陸節目,隨著大陸的影視產業逐漸的發達,台灣卻是漸漸萎縮的以及沒落的。即使沒有大陸節目,我們也會看韓劇、日劇、歐美劇等等。而針對兩岸的節目一比較,台灣不論是綜藝節目或是偶像劇永遠千篇一律,了無新意,無限的談話節目,永遠不脫離美妝以及夫妻互動,轉到每一台都是同樣一群人在訴說同樣一件事情。在台灣演藝人員根本沒有發展的空間。
這對於現今愈來愈嚴重的年輕族群就業問題來說也是一樣的,過去,都是台商到大陸設工廠做生意,而如今卻是愈來愈多年輕人想到大陸就業。隨著中國的企業愈來愈強,例如聯想、中國移動、騰訊等等,加之以隨著阿里巴巴的成功,更帶動一股前往大陸創業的熱潮。在大陸工作不論是發展機甚至是薪水,都比台灣好。另外,馬雲甚至提供創業基金鼓勵台灣年輕人創業,反觀我們台灣政府和企業家,對於年輕人失業狀況完全束手無策,如此,台灣憑什麼阻止年輕人到大陸去呢?
隨著中國漸漸強勢,此種現象只會愈來愈多,不只是台灣,其實現在全世界都趨之若鶩的前往中國,希望能在這個大市場裡分一杯羹。而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其實是極佔優勢的,姑且先不論政治,我們與大陸有著相同的歷史和文化,甚至使用相同的語言。彼此之間的共同點其實是相當多的,差異也並不如我們過去所想像的大。在中國大陸已然崛起,而且勢如破竹的時代,如果我們還是抱持著鎖國心態,自認為厲害,滿足於現狀的話,總有一天會發現我們早已被世界拋之在後。
所以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如何能夠攀附著強大的中國來壯大自己,如何利用自己與中國之間的緊密的連結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優勢。畢竟相較於其他國家來說,我們除了地緣上的優勢,甚至連文化上都是非常相似的。以偶像劇作為例子,不論我們用大陸演員或是大陸用台灣演員,甚至彼此到對岸拍戲等等,幾乎完全不會有任何障礙,因為彼此間不論是長相、語言甚至環境都很相似,不過卻可以因為彼此間些許的不同,而為電視劇帶來新的活力。
兩岸之間的交流應該要愈來愈頻繁,如此才能吸取彼此之間的優點,借助台灣的人才、創意、軟實力等等,加之以大陸的資金、市場、技術,彼此一定能夠互相成長,台灣也才不會一直停留在原地而毫無進步。我們應該要擔心的是,中國停止成長,而非中國一直成長我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