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魏三多
生產性服務業,這一許多人陌生的辭彙並非新鮮事物,它已成為全球產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從宏觀、百姓、企業三個視角進行解析,能夠充分看到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對於中國大陸經濟和個人生活的重要意義。
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新引擎」
以服務型製造業為導向驅動經濟發展,推動企業由單純生產製造商加速向製造服務商轉變,使裝備製造業結構升級取得根本性突破。在曾被譽為「東方魯爾」的大陸國家裝備製造業聚集區瀋陽市鐵西區,一場新的轉型正在悄然展開。
按照規劃,鐵西區將構建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和智慧城區,到2020年,服務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0%以上,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達到60%以上,裝備製造企業的服務性業務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25%以上。
近年來,發達國家服務業增值占比普遍超過70%,生產性服務業增速高於服務業平均增速,發達國家依靠研發設計、商務服務、市場行銷等生產性服務業領域的領先優勢,主導著全球生產網路和產品價值鏈,顯著提高了產業發展素質和資源配置效率,獲取了巨大的超額經濟利益。
反觀中國大陸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以服務貿易為例,今年上半年大陸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增長了15%,但逆差達到589億美元,增加38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較大的是運輸、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保險服務等領域,這些領域逆差較大,反映出大陸生產性服務業國際競爭力還不強,與國際的先進水準還有一定差距。
增加就業和收入的「擴容器」
「縣裡幫我聯繫杭州的企業收購我種的向日葵,驗收樣品後他們一口氣簽了6000頭,一頭賣5元(人民幣,下同),今年靠賣向日葵我就可以收入3萬元。」吉林省通榆縣農民邢波說。此前,他收穫的葵花籽散裝後每斤只能賣2.5元。
去年,通榆縣政府與杭州一家公司合作推出品牌化農產品原產地直銷,通過對原產品進行包裝和深加工,打造屬於農民自己的電商品牌,並通過網購形式送到消費者的餐桌上。不到半年,農產品銷售管道得到極大拓展,農民收入顯著增加。
邢波實際上從事的是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帶來的不僅是增收,更重要的是就業。據統計,大陸目前36%的工作職位是由服務業創造的,截至今年5月底,服務外包企業從業人員超過560萬人,其中近七成是大學畢業生。
實現創新驅動的「火車頭」
大陸重工業基地瀋陽,大型裝備製造企業沈鼓集團用4年時間,將原來散落在各子公司的客戶服務業務整合在一起,組成包括售後服務、遠端監測、安裝檢修在內的統一客戶服務系統。
如今,客戶服務成為這家企業利潤增長最快的板塊,2013年僅沈鼓客服公司便實現利潤1.02億元,占全集團利潤總額的四分之一。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夏傑長認為,當前,服務業與製造業的聯繫日益緊密,「我們不能再走傳統工業化和製造業發展的老路,而應在分工與互動中實施現代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雙輪驅動』,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
企業通過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創新驅動,政府如何發揮職能至關重要。大陸頒布的關於生產性服務業政策的指導意見提出,要通過完善財稅政策、強化金融創新、有效供給土地等,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