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35期】「空巢老人」,誰為你「暖巢」?

丟丟

關懷社區空巢老人(網路圖片)

        隨著大陸老齡化社會程度的加劇,「空巢老人」一詞的關注度直線飆升,一般用來指稱那些因子女求學、工作,不能常陪伴左右的中老年人。現在大陸近1.7億的老齡人口中,有四成以上為「空巢老人」。更讓人擔憂的是,在一些偏遠山區,「空巢老人」家庭比率達到80%,「空巢老人」現象儼然成為一種社會問題。

一位「空巢老人」的心聲

        「我特別羨慕小區大院裡那些帶著孫子、孫女出來散步的人,像我們同事那樣,兒子、女兒都在身邊,想見就見多好呀。」──這是北京一所大學退休教授黃老師每每談起自己在美國工作的女兒時,發出的感慨。

        黃老師的女兒自大學畢業後就去了美國,並順利拿到了綠卡,因為一直在世界500強的會計師事務所裡工作,自去了美國後就沒時間回北京來看望父母。而每年唯一的見面機會,竟然是越發年邁的黃老師與老伴買張飛機票,選個假期,千里跋涉赴美國看女兒,享受天倫之樂。除此之外,剩下的時間黃老師與老伴就成了地道的「空巢老人」。

        當下,黃老師這樣的「空巢老人」在大陸隨處可見。大陸有關方面近日印發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中指出,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快並日益呈現高齡化、空巢化趨勢。另外一項資料也顯示,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其中空巢老人占15%左右。

        但以黃老師為代表的「空巢老人」,文化水平高、有退休保障,總體而言,物質文化生活豐富,養老、醫療等問題也都有保障。相比較下,生活在農村的「空巢老人」就要淒涼得多了。

城鄉「空巢」有差異

        在中國人傳統的家庭觀念中,「望子成龍」是個永遠不過時的話題,尤其是生活在農村的家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無不盼望孩子能學有所成,離開物質精神文化相對貧乏的農村。於是一大批青年,不論是考學還是打工,都前仆後繼離開鄉村,把逐漸年邁的老人留在了已經「空巢」的家裡。

        這些老人多是農民,他們並沒有相應的醫療、養老等生活保障,他們不但無法感受「養兒防老」帶給他們的幸福感,還要忍受一年到頭見不到孩子,生活乏味、無聊的折磨。他們似乎只能在空蕩蕩的房子裡獨守著一台電視機;或者靠飼養小動物來排解寂寞;在節日來臨時,守候在電話旁邊,等待兒女的一聲問候……

        大陸人口逐漸呈現出的老齡化、家庭「空巢」化現象與趨勢一直備受有關部門和社會關注。2011年5月,大陸《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改座談會召開,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草案中,對「精神慰藉」一章有如下規定:「家庭成員不得在精神上忽視、孤立老年人」,特別強調「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要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人」。

「暖巢」計畫亟待建立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修改在坊間引起熱議,尤其對「子女要常回家探望父母」這一條規定。支持者指出,「空巢老人」盼望兒女回家,多是心靈上的需求,而孩子如果無法履行這種義務,用法律來約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反對者則稱,常回家看看,回幾次適合?一週一次,還是一個月一次?如果父母在東北,兒女在南方工作,每年除去過年過節放假能回家外,根本沒有時間回家看望父母,也算違法嗎?

        事實上,對兒女要「常回家看看」的熱議,爭議的核心是老年人的居家養老難問題。而無論是養老問題、老齡化問題,還是空巢化問題都是社會問題,單純地將養老、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捆綁給家庭、給兒女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的社會應該將傳統的「家庭養老」向「社會養老」轉變,不僅兒女有贍養老人,照顧老人的義務,國家和社會也有這樣的責任。

        現在,在城市裡,有不少社區已經開始設立居家養老項目,一些社區成立了「老飯桌」等服務品牌,為一些空巢老人提供福利,社區還會組織一些文化生活,緩解兒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的精神空虛問題。我們期待有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能夠享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關懷關注。換句話說,政府部門和社會在政策上給予扶持,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生活、醫療保障,提供必要的精神文化生活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資料來源:《你好臺灣網》 www.hellotw.com)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