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脈相傳.共創未來】
2015年 第五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獎佳作
♦ 文∕羅偉綺(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
兩岸長達幾十年的衝突火花,不僅燒開了一段深深的臺灣海峽,同時也燒斷了兩岸人民的一段歷史。在開放兩岸探親、小三通、大三通、直航之後,兩岸互相表現出欲熱絡交流、亟欲彌補這幾十年來的「空白」的情形,然而,在積極彌補關係時,一陣陣「轉型的陣痛」也正漸漸地襲來,而這除了表現在政府間的交際外,在民間更是令人感受深刻。
「陸客」兩字在開放陸客自由行後,成為佔據新聞版面最火紅的字眼。陸客來臺灣觀光,對經濟增長帶來實質的助益,卻也為臺灣社會帶來新衝擊。陸客在臺灣的「素質問題」成為許多零星衝突、誤解事件的開端,例如,去年在鼎泰豐與101所分別爆發的「尿尿小童事件」,不僅新聞混淆陸客與臺人,網路上更是引起許多激烈論戰,正因為對象是大陸旅客才讓此事如此爭議,其他類似的像是泰國觀光地擬禁止陸客使用廁所等等,在世界新聞上也有所耳聞;然而,在聽到一位大陸遊客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我們大陸人口基數很大,什麼樣的人都有」之後,我便忽然想到了一則臺灣觀光客,在日本所下榻的旅館,「惡作劇」地將紙門割破的惡劣行徑的事件,我想,在當下,同樣的事情今日主角換成了我們,身為「被代表的」臺灣人,我們又會做何感想呢?
一連串的事件相繼互相影響、發酵的結果,甚至出現限制陸客來臺觀光人數的說法。其中一個原因,便是考慮到臺灣本身的「乘載力」,在原已人口稠密的情形下,大量開放觀光客勢必會產生交通壅塞、垃圾量增大、排隊浪潮增多等等的情形。第二則是開放大量陸客來臺,不僅衝擊生態環境,同時也可能因此降低其他國外旅客來臺,例如,從2000年至2014年,同時也是正值兩岸真正開始熱絡的當下,臺灣赴日本的觀光客人數,由120萬人大幅增至280萬人,然而,相比之下,日本來臺觀光人數卻僅由剛開始相同的120萬人增加至160萬人。如此相差懸殊的背景,扣除掉臺灣人民對日本的友好觀感等因素,大量陸客來臺,可能成為了影響日本客來臺的意願。
然而因此便要限制陸客來臺?如果今天來臺灣的大量觀光客換了其他的國籍,變成了美國觀光客,或者是日本觀光客,就如同,今天在臺北車站席地而坐的不是「外勞」們,而是一大群的「外國人」,我想,不論是民眾的觀感,或者是新聞的描述立場,結果必定會大不相同,也便不會產生出這類言詞來。如此的反差,真正的原因,我們其實都非常明白:這是一種國家或種族性的差別待遇,嚴重一點的說法,甚至到了歧視的程度。然而,這一幕幕的景象、一件件的事情,在1980年代,30年經濟正值蓬勃發展的臺灣,卻也是如此的歷歷在目……這是國家在發展中不可避免的轉型過程,臺灣已慢慢地走了過來,現在也已順利地改變,而大陸,或者是東南亞開發中的國家,他們,現在正在渡過這個時期,仍在慢慢的走,就如同當時的我們一樣。因此,「面對過去的我們的樣子,我們該如何去看待?」政府又應該如何因應此波浪潮?難道只要限制陸客來臺的人數,所有一切問題便可解決?而這是否顯示了我們內部的社會觀感仍存在著一些所謂不平衡的因素存在?
除了開放陸客來臺,「陸生」來臺讀書的機會也日益增加。不同於陸客來臺灣匆匆的觀光性質,陸生來臺灣則是多了更多想更加了解這塊土地的好奇與興趣。然而,在對陸生「三限六不」的政策之下,陸生來臺處處受到不平等的限制,甚至有綁手綁腳的感受,而除了三限六不以外,對陸生納入健保的爭議,也鬧得沸沸揚揚。來自其他「國外」的交換生,能夠一同享用、負擔我們的健保,然而陸生卻礙於「兩岸的特殊關係」,無法獲得臺灣的醫療保障。除此之外,最令我感受深刻的便是有一所大學的學生會長選舉,陸生由於「背景特殊」,而在參選時處處碰壁,遭到行政人員、處室的冷漠對待,不僅如此,在網路上也引起一陣大亂鬥,各種不理性、謾罵的言語叢生,例如擔心陸生可能擁有共產黨的身分、會運用權力拉進與大陸之間的關係、進行統戰、洗腦、滲透學校組織等等。其實面對陸生來臺灣,其中的一些顧慮,在兩岸政經環境與教育環境差異迥大的情形下,多多少少是可以理解並納入考慮中。
然而,認為被此限制保護的我們,是否以限制他們這些陸生的犧牲,而失去了我們從1949年以來所固守的真正價值?在這之中,國家與人權價值,兩者之間熟輕孰重?該如何去拿捏中間的平衡?在現狀看來,政府與非政府,人民與官員,在「國籍」與「學籍」混合的情形之下,早已密不可分,難以分清楚。然而,兩者是否真的等於?
面對大陸不論是觀光客或者是學生,在與他們相處之中,除了感受到兩岸因分離已久所帶來的隔閡感與不同以外。看著大陸日漸崛起,學著如何更加適應不同的生活與世界,我想除了「片面要求」大陸達到所謂的進步,我們臺灣,最大的受益便是能夠在這過程當中,試著去「學習、省思並檢討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制度以及我們的人民」,用這個新視角,去看待、去面對在衝突的火花中,難得點燃出的一點小火花。而這個小火花便是─希望,是改變我們臺灣社會,並使之邁向更加理性、開放、進步與尊重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