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期】兩洋鐵路‧兩洋隧道:中國與拉丁美洲的合作更上層樓

♦ 文編/江英士

五月中下旬,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强在訪問巴西、哥倫比亞、秘魯和智利等四國之後,與拉丁美洲四國確立包括「兩洋鐵路」、「兩洋隧道」在內的70餘項合作計畫。 

開闢「綠色通道」

阿根廷戰略規劃研究所所長卡斯楚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是一次把中國與拉丁美洲合作新構想付諸實施的訪問。中國改革開放累積的技術、資金、市場和管理優勢將與拉美經濟全方位對接,對於改變拉美落後的基礎設施狀况,推動地區産業結構升級和再工業化將産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分析人士指出,巴西有望成為中國大陸與拉丁美洲產能和裝備製造業合作的示範重點,金融環境開放的智利有望成為未來雙方基建和産能合作的金融門戶,而南美大陸「兩洋鐵路」、「兩洋隧道」等基建項目將帶動雙方産能融合,推進拉丁美洲國家互聯互通,形成統一要素市場,産生集聚效應。

《阿根廷時報》評論指出,産能合作、互通互聯、自貿協定、金融門戶、人民幣清算……如果把這一系列關鍵詞聯繫起來思考,可以看到一個比「兩洋鐵路」和「兩洋隧道」更加雄心勃勃的計劃,即雙方正在打造一個由「金融通道」、「貿易投資通道」和「交通物流通道」所構建的中拉合作的「綠色通道」。

釋放合作潜力

這次李克强訪問拉美,主要目的是通過「3×3」合作模式推動生産性投資以提升雙方合作的整體規模和層次。「3×3」合作模式是指「共建物流、電力、信息三大通道;實現企業、社會、政府三者良性互動;拓展基金、信貸、保險三條融資管道」。

據專家表示,生産性合作將對中拉貿易産生巨大帶動作用,巴西工業體系在拉美地區相對比較完備,而且巴西資源豐富,人口和市場規模足以支撑較大規模工業化。但巴西目前主要受制於投資不足和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因此産能和基建合作對中巴雙方都有好處,會在拉美地區産生先導和輻射效應。

從拉美媒體的反饋來看,李克强訪問期間提出的産能、裝備製造和基建等合作更被看做是一種戰略性或生産要素投資,例如「兩洋鐵路」、「兩洋隧道」,還有巴西美麗山水電站等。阿根廷有媒體認為,這類投資對提升拉美國家內生經濟增長動力具有重要作用,並稱這種模式為「相互參與式發展」。

大力推動「軟接軌」

過去10年,中國大陸和拉美經濟增長迅速,雙方也都面臨産業升級挑戰,所以在經濟互補性存在進一步潜力,而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將成為新的增長點。

然而,相較於雙方市場、技術、資本等「硬接軌」,雙方人文「軟接軌」卻因距離遙遠、文化迥異顯得滯後,導致雙方民衆間仍存在較大認知差異。這一差異所衍生出的「中國新殖民論」等論調時有耳聞。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社會文化研究室副主任郭存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前中拉文化關係還無法適應中拉經濟和政治關係「發達」的客觀現實,亟須建立文明對話機制,以便增進中國和拉美諸國之間的理解和認知,以文明對話作為中拉政治和經濟關係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