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斷之中尋找共通之處
■ 張方遠
「裸婚時代」透過愛情悲歡所反映的大陸社會現狀,
以及青年所面臨的處境,不正與台灣極其雷同。(網路圖片)
|
人到了一個與原來生活環境相似的地方,會在這個地方尋找特別或不一樣之處;反之,人到了一個與原來生活環境差異甚大的地方,則會在這個地方尋找熟悉或雷同之處。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陸生來台之後的情況。看陸生在社群網站上的留言,會發現他們特別注意台灣與大陸不一樣的地方,就算差異再微小,細心的大陸同學總會有驚人的觀察。同樣的,台灣學生與大陸學生接觸之後,往往也會在社群網站上留言,指出大陸同學與自己有哪些差別。
1895年台灣被割讓給日本之後,只有1945-1949年短暫的重聚,此後又進入了長達六十餘年的分離。長時間的分隔,熟悉的味道逐漸淡去,兄弟親人互相誤認為陌生人、甚至是仇人,也就產生了陳映真說的「近親憎惡」。2008年兩岸關係進入民間大交流的新階段之後,陌生的近親再聚首,往往忽視了他們相似之處,眼中所見盡是差別,不過這也是自然之事。
共同的歷史經驗
前面提到陸生來台的例子,陸生與本地同學相互看到彼此的差異,正好說明了兩岸其實是多麼的接近、多麼的相似,差異才會因而被放大。現在兩岸民眾的眼裡,大概只看得到文化的相近,例如我們有一樣的語言與節慶、有類似的文字與風俗。不過兩岸相近的文化是顯而易見的,其他方面的共通點反而常被忽略、被漠視。
事實上,光是從近代的歷史來看,兩岸可說是共同脈動、緊密連結。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西方強權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也揭開中國苦難命運的序幕。此後,隨著中國門戶向西方敞開,台灣幾個通商口岸也被迫開放。1895年甲午戰爭的失敗,象徵中國往日榮景徹底破滅;日本強取台灣,也使得台灣淪為異族殖民地,長達半世紀之久。一部晚清以降的中國近代史,正是兩岸悲慘命運的寫照,卻也激發兩岸救人民、救民族、救國家長期的反帝、反殖民、反壓迫的解放運動。
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從事各方面、各領域抗日運動的台灣人民,無不掛念著祖國革命的進展,有的直渡回祖國參加運動,有的則繞道日本再回祖國從事工作。而身陷於外有列強、內有封建勢力把持的祖國大陸,並非忘了日本殖民下的台灣,「心有餘而力足」正是這段歷史悲哀的寫照。張我軍曾問魯迅:「中國人似乎都忘記了台灣了,誰也不大提起。」魯迅只能痛心的回答:「不。那倒不至於的。只因為本國太破爛,內憂外患,非常之多,自顧不暇了,所以只能將台灣這些事情暫且放下。……」
兩岸在中國近代史的道路上,命運是緊密相連的,共享著光榮與苦痛。因此,1945年台灣「光復」的意義何其重大,「光復」不只有台灣人民五十年的堅苦抗日,也有大陸人民十五年(自「九一八事件」起算)的浴血抗戰。「光復」不是併吞,對台灣而言,是「光榮地復歸」;對中國而言,是「光榮地收復」。因此,「光復」是屬於台灣的,也是屬於中國的。
光復之後,兩岸的青年又繼續著那未完的反帝、反封建、反壓迫的共同任務。
相似的社會發展
兩岸除了有著共同的歷史經驗與記憶之外,當代兩岸社會也有著類似的發展。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大陸社會,與長期貫徹新自由主義理念的台灣社會,許多面向是逐漸趨同的。2011年大陸最火紅的電視劇「裸婚時代」,內容描寫一對八○後新婚夫妻,他們的愛情是如何被細節所打敗。這些細節包括買不起車、買不起房、養不起小孩,年輕人再如何力爭上游,到頭來卻發現游不過富二代。
「裸婚時代」透過愛情悲歡所反映的大陸社會現狀,以及青年所面臨的處境,不正與台灣極其雷同。兩岸的年輕人當然有著各自不同的生命歷程,卻面臨著類似甚至一樣的大環境。這個被少數人、少數階級所掌控的大環境,對兩岸青年來說雖是個困境,卻也是個轉機。我們有著許許多多共同的基礎,若能善用這些基礎,攜手合作,就有契機能夠突破困境,繼續前進。
久別近親的再聚首,彼此之間的差異是很自然的。但我們得捫心自問,雙方之間隔閡,是因為敵對與仇恨,或只是因為不習慣與不適應而已?過去六十年的對立,被刻意製造出來的怨懟使我們互相憎惡,而忘了原來我們是多麼的類似、多麼的緊密。唯有理解與尊重,才能打開心房,適應新局面;也唯有重新找回被忽視的共通之處,才能克服分斷,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