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38期】2012海南博鼇亞洲論壇(二)—亞洲和世界繼續分享「中國紅利」

博鼇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綜述
亞洲站在新的發展起點
目前,亞洲經濟總量已占世界的30%以上,經濟增長對世界的貢獻率超過30%。論壇年會發佈的《亞洲經濟一體化2012年度報告》說,亞洲成為全球新興經濟體最為集中的地區,後發優勢和發展潛能進一步展現。在此輪國際金融危機中,亞洲經濟率先復甦,呈現較好的基本面。
在歐債危機陰霾尚未退去的背景下,今年的博鼇平台充滿了對亞洲經濟發展前景的樂觀預測,展示了亞洲的自信。
哈薩克總理馬西莫夫在開幕大會上說,亞洲大陸政治和經濟影響不斷加強,我們可以預期,21世紀將成為亞洲迅猛騰飛的世紀。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以什麼樣的理念指導亞洲經濟,成為各經濟體關注和思考的焦點。以色列央行總裁費雪(Stanley Fischer)說,對中國及亞洲而言,快速增長還有很大的潛力,從國際上看,中國和其他領先的新興經濟體,將在引領全球經濟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同時也將承擔更多的責任。
轉型成為亞洲時代主流
肆虐至今的全球金融危機,在給世界經濟注入諸多不確定性的同時,也使各經濟體更加感到順應變革、參與變革、推動變革的緊迫性。
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亞洲各經濟體以出口導向、投資驅動以及勞動力、資源等要素投入為特點的增長模式,日益顯現出不平衡和不可持續性;亞洲地區經濟長期快速增長所產生的效益和財富,還沒有公平地惠及社會的所有階層,經濟增長還沒有充分帶動整個社會以及這個社會中的所有人的全面發展,亞洲地區各國各經濟體之間的發展差距也在拉大,亞洲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面臨嚴峻的挑戰。
因此,尋求亞洲經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之路,成為亞洲各國不約而同的追求。內生增長、互利共贏、包容兼蓄、和平發展等觀點,成為此次博鼇年會的「熱詞」,引起與會嘉賓和代表的強烈共鳴。
從各國領導人、學者、企業家的發言和論壇發佈的報告,可以看到亞洲對發展轉型共識開始形成。博鼇亞洲論壇理事長、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年會主題晚餐會上說,當前,靠出口主導型取得迅猛發展的亞洲國家,如果繼續走老路,其經濟增長必將受限。基於此,亞洲國家應一方面以本地區為市場,一方面不斷擴大國內需求。馬來西亞前總理巴達維在年會上說,給人們公平的分配、公平的醫療和教育,公平的發展機會,已成為政府強調的政策。
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在紛紛探索轉型路徑。伽藍集團董事長鄭春影說,企業要不斷提高研發能力,通過科技創新,把產品的品質提升到世界一流水準,提高滿足社會消費需求的能力。在企業內部,要為員工提供穩定、安全的工作環境,提供發展的機會,使員工的收入能滿足消費的需求。
亞洲和世界繼續分享「中國紅利」

博鼇年會傳遞出「中國擔當」的「路線圖」資訊:繼續促進中國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加快轉型是關鍵,改善民生是根本,改革創新是動力。

泰國副總理吉滴叻表示,大陸政府下調今年經濟增速目標至7.5%。這一增速仍然是非常高的。他認為,這個調整不僅會使中國人民分享經濟發展成果,也會促進世界經濟的平穩發展。
大陸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分析,根據國際經驗,城鎮化率通常達到70%才穩定下來,而中國大陸去年的城鎮化率剛剛超過50%,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增加一千萬城市人口;而每增加一名城市人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至少需要10萬元,這裡還不包括變成城鎮人口的消費升級。城鎮化、工業和農業現代化「三化」並舉,將是大陸經濟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以此不斷助推在「十二五」(2011-2015年)期間乃至更長時間保持經濟適度較快增長。
尼爾森全球副主席里克•卡舍認為,中國大陸消費市場的擴大可以發揮很大作用,幫助發達國家解決供應過剩問題。
目前,中國大陸是亞洲第一大進口市場,是許多亞洲經濟體的最大貿易夥伴,也是亞洲重要的投資來源地,各領域交往十分頻繁。
外交學院副院長秦亞青說,中國把對亞洲國家的開放作為下一步擴大開放的重要方向,不僅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也將為其他亞洲國家注入發展活力,還有利於共同抵禦外來風險。(新華社電)
=======================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