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克
去夏(二○一四),走了趟天津,接著往長春、瀋陽,中途還掛散客團上長白山天池。接著就讓我花點時間講些事兒。很多朋友提到去大陸,就講去農村、爬偏山,說那才是台灣看不到的。我的感覺卻不是這樣。農村誠然有其個性,每個城市也有其特質,行為差異城角驚奇。況中國太大,走不完,不同地點間的故事又彼此聯繫,在這兒想到另個點兒,歷史的形貌自行蹦出,隱隱調動思想,亦頗是趣味兒。
每次旅程都是新的,都要面對意料之外的陌生。可其實,大陸山川,河流、大江、壯闊的湖泊,或名山,我們背誦課文都很熟。熟悉卻又遙不可及,要讓它們不再陌生,不管你是懷疑或者相信,只有通過旅程的觸摸才行。
對於未知總有些惶惶,旅遊也是。不愉快的事兒,化成記憶後都黑黑的、沒有輪廓。這回去天津,一落地便受氣,便這樣忘記了機場的模樣。天色不斷黯淡,往市區的公交車卻連著幾輛過站不停。但見一旁本地人、機場小賣店下班的,也同時氣著,且立馬電話投訴,我也就摸摸鼻子打車消災。進城就好了,打開百度、高德網路地圖,再買張實體地圖,摸清方位就啟程。最後意猶未盡,比預期多住了兩晚。
天津「小白樓」與德式風情街
我以為已經熟悉中國城市的格式,如北京,西安,銀川,城中附近就是鐘鼓樓。同樣的經驗卻在天津碰壁。事前問朋友,他說不能住鼓樓,要選「小白樓」。初時不懂,兩天後去了鼓樓,方知是規劃新區,而小白樓不但近「德式風情區」,還在「五大道」的口上,又臨河、有地鐵,非常方便。
小白樓很出名,本是教堂,我去時恰遇音樂節。因為幾乎每天往小白樓旁商業區的弄堂覓食,連幾天都遇到「COSPLAY」。終於忍不下好奇而向小妹搭訕,才知道這兩天還有動漫展。她說前一天申請一千人卻來了三千多,於是被「警察叔叔」驅散了。「單天津就有一萬多迷,靠網上動漫吧或其他『貼吧』聯繫,」她們說。小妹最後慷慨擺出架勢讓我拍照,然後玩兒去了。
然而鄰近小白樓、因原為「德租界」得其名的「德式風情區」,卻是個大雷。除了入口處那景與百度旅遊上一模一樣,餘下真沒啥好逛。短短一條巷,吃的挺貴。因為花不起,我都蹭著服務員樣兒的人們後頭。服務員們在吃飯時間從周圍商場竄了出來,又往小巷裡擠去,跟上方知弄堂裡頭別有洞天。諾大「小白樓商業區」的內面是舊樓房,但食物好吃多樣,又比街上豪華店面便宜很多。其實這也幾乎成為我在中國城市行走的定則,翻過大街找小巷。
「濱江」徒步可過河
放妥行當,當晚就去了「濱江道徒步街」。即使商業街,約莫八點就黑暗暗,但踩大街的路人仍然多,小吃食攤也還有。續往河走,濱江與和平路口,勸業場、原浙江興業銀行、原交通飯店的路口,原貌與復舊的樓宇連夜間也顯出城市保存的魅力。
由於我不甚了然的城市史的原因,許多百年歷史城區竟都沒有遭逢「拆哪‧拆哪」,致留下豐富的歷史遺跡藏量。舊「租界」增加了城市的魅力,但能否轉為可增值、增價的「資源」?未可知。行走的經驗也說,除非旅者對準了特別目標,否則由於土地大、東西多,形式重複度高的舊址、遺址可能會失去特色。但這對周邊地區而言卻頗有意義,民眾毋須長途跋涉,只需前往自己居住省、區域的大城,讓我感覺內地旅遊市場更有其契機。
小白樓旁「英」、「美」、「德」
小白樓旁雖然標註「德式」,但英、德、美租界實則緊鄰,美租界又於一九○一年併入英租界,加上道路不全符舊制,故難辨認自個兒站在什麼區。
除了一般熟悉的小白樓西南方「五大道」歷史街區,小白樓東(北)側,即「大沽北路」兩側乃至河邊的區域也有許多歷史性建築,加之人車少,挺適合散步,亦自然隨著步伐捲入歷史的糾纏。你可以沿著視覺所及的古風建築逕自閒散,也可沿路迂迴而行。
如沿著小白樓所在的「南京路」,到與之垂直的「徐州道」或「蚌埠道」(分別在「團結公園」兩側)往西,原德國俱樂部就在蚌埠道與解放南路口。順著解放路,從南往北,留意建築務上、圍牆上,或黑或白的標牌,寫著「歷史風貌建築」、「文物保護」,極易尋寶。彰德道上有原八路軍(十八集團軍)駐津辦,再往北,是原英國球房,與豪華的「利順德博物館」。泰安道五大院旁、煙台道口上,是有些不起眼的「原美國兵營」。再往北過保定道,是地圖上明確標定出來的「解放北路歷史文化街區」,「太古洋行」、「怡和洋行」等帝國主義觸角的舊址都在附近。再往北到營口道,有原美國海軍俱樂部,和「原大清郵政津局」等。
初感天津街區比起青島顯得氣勢弱,或是由於青島山勢厚重之故。不過,天津的舊址們卻直接位於市中心,甚為完整。軍事機關與洋行之密集、機構位址錯落,暗示了租界地界線的痕跡,抑或租界界線本身之不甚重要。
若走著尚餘時間與力氣,還有很多不及備載。如唐山道上「中共中央在津秘密印刷廠」,蚌埠道與江蘇路口附近「張勛宅」,你也將因此發現,竟有這麼多經由官方政策保留下來的,是聽都沒聽過人名的「舊居」、「故居」。愛書則該去煙台道與安徽路口「古籍書店」。
五大道
前面所說,是我某日午後的偶然發現,「五大道」則是特意安排一早出發。起床後往弄堂裡填飽肚皮,在德式風情區旁的跨國連鎖咖啡廳飽滿了精神,就往五大道去。「五大道」在今日地圖上實為六條蜿蜒的路所包圍:馬場道、睦南道、常德道、重慶道、成都道;六道西止「西康路」。這是天津英租界不斷擴張之結果,填塞沼澤地後,1920年代陸續興建大片包括英式、德式、意式、法式、西班牙式等洋房,吸引了各界富人。今日「五大道風情區」實為帝國主義勢力集中表演建築風格的展示場。
由於保存得太多,使本區亦難於介紹。所幸我帶上倆大餅、數個包子,選擇慢慢兒走。但你也可在巷弄裡的小攤兒上租台自行車。我這麼說,是因為可看性非常高,夠騎車逛一會兒,但建議上網查查有哪些你有興趣的舊居,比我說得清。可惜許多舊房封鎖不讓進。這是礙於修整經費的兩難,也可能為單位、私人所佔。少數舊居或舊址改成了餐廳,如重慶道上的「慶王府」,特定時間有免費導覽。
驚喜的還有大理道上「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天津市委員會」,但門房大叔不管你是否台灣人,辦公單位不給進。還有小塊街區整體外包,如湖南路與洛陽道那片,我去時尚在整建,此時應已形成餐廳、精品區。另一該去的是「民國體育場」,倒不是由於建築多古樸,它是新修的,而是可以見見這觀光區裡的龐大體育場如何與周圍民眾產生緊密聯繫,傍晚和假日盡是民眾來運動;五大道歷史博物館也在民國體育場對面的重慶道上。
南開大學與天津大學
我基本採步行,理由陸續在遊記中都提過,是為了免去「泡泡式」觀光。所謂「泡泡」即特意強調單一地點,讓遊人在點與點之間跳躍,從而也就極易忽視點與點間路徑上的事物,或「泡泡」與周圍日常之關係。
再次提醒,因為逛完五大道就到地鐵「西康路」站了,路途不近,若順我建議的路徑,也不妨打車。西康路轉過「電台道」,隔「衛津路」、「衛津河」以西即是前身「北洋學堂」的天津大學,和周恩來母校南開大學。「衛津河」開挖於1890年,目的是防「天津衛」受洪水侵擾;天津古地名「天津衛」則是源於其在明朝年間作為軍事重地之故。
天津大學內紀念「北洋大學堂」歷史的廣場簡約而莊重,象徵性布置著名人言錄;緊鄰的南開大學也類似,如謄寫老舍「知道有中國的,便知道有南開」、梁啟超「假使全國學校悉如南開,則成中國之大幸」等字句的牌子。更具象徵意義的當屬南開大學正門英氣挺拔的周恩來像,和周恩來著名的那句「我是讀南開的」。
大學校園的教學區、宿舍區,與緊鄰的居民小區,在我遊人眼裡難區分。但令我震驚的卻是學校後方一條骯髒小吃街。基礎設施差,泥濘,雞鴨沿街跑,學子兀自路過購食。我更沒想到在大學校區旁的民居能有「時租」房。後來問了大陸學生,她嫌我少見多怪,然我仍不能想,那是什麼樣的物質條件?我只能理解為大陸高考、考研的競爭張力更強於台灣,經濟壓力恐也倍數成長,從而反映在各種生活必需之價格。但也期望此類景觀不會僅因外觀而被清掃,致拉高了價格、排擠了階級。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從南開大學出來,越過「衛津河」、「复康路」,就是「周鄧紀念館」,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報請中共中央批准,經高效的一年又四個月施工,於紀念周恩來百年誕辰前夕(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八日)正式開館。
雖然我這麼介紹你去,實際上我是分兩天走,頭天去天津大學時沒留意,根本不曉得天津、南開的近代史的意義。參訪「周鄧紀念館」才曉得,於是回頭尋了「南開」。所以事先調查、謹慎看圖仍然重要。
大陸上有些公立館舍是完全免費的,有些收取少量費用。若你害羞不願問,可在旁觀察,隨人出示身份證件(台胞證)、自行登記領票即可。入館後,民眾彷彿有默契似的在門口將錢捐入壓克力箱、領取塑膠花,放在周鄧人像前,鞠躬;雖待群眾轉往他處後即由工作人員即刻將花收回、再由下一批遊人捐錢、領取,顯得非常例行公事,但此自發行為卻令我相當震驚。
自然不是由於周恩來長得帥,而在他畢生的事蹟。周恩來,及其妻子、革命伴侶鄧穎超,是於南開相識,都在天津度過青年時代。新中國建國後,兩人不僅經常前來天津察視、把天津作為第二故鄉,更分別於臨終前留下遺囑將骨灰撒在天津海河。
這是一座非常精彩的動態展示館,導覽解說人員不在話下,紀錄片、各式遺物、座機與坐車、真實或複製文件與物件,及不得缺少的等比人像與現場還原示意,深刻地藉由將周恩來、鄧穎超嵌放於中國近代史的發展歷程中,同時展示了艱刻的新中國建國歷程,與周恩來、鄧穎超夫婦所無私完成的事跡。
這片區亦屬天津市民的日常娛樂區,「周鄧」旁緊鄰的是水上公園、天津動物園,因此人車都不少。建議回程別再步行,省點氣力,也別再往南或西去闖市郊了,雖然再往南的「王蘭庄花園」小區還有個「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紀念館」,但還得再多查詢相關歷史與資訊。
萬人坑紀念碑
除非你有絕對的閒空時間,否則不建議去濱海新區「萬人坑紀念碑」。這得先說另一個碰壁事件。原本來津時,天真想像可從天津港口搭船往旅順、大連,弄了個把月、問遍大陸學生仍搞不明白,究竟有沒有船?停駛還是復航?部分原因就在於「港」、「河」的想像全然有誤,我又以台灣的尺度想像大陸城市了。
當我找到天津港旁「萬人坑紀念碑」,也以為很近,卻光搭地鐵就得來回各一小時,地鐵站到點還得來回步行各半小時。況濱海新區不適宜踩大街。大理石座紀念碑相當不起眼地座落在地鐵九號線「市民廣場」站,往河邊「新港一號路」、「新港二號路」的斜交口。頗弔詭,外觀因雨痕、灰塵堆積造成之黯淡、蕭瑟,卻使其更令人肅然。按碑誌,萬人之數僅為犧牲者概稱;此地見證著一九四零年代中、日本敗戰前,因勞動力缺乏而不計其數強擄勞工、虐殺,或進行毒害試驗的軍國主義行徑。(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