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國責任與能力的試金石
■ 柳絲
伊波拉疫情氣勢洶洶,迄今全球確診、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突破1萬關口,死亡人數逼近5000人,8個國家有本土或輸入型感染病例。這場從非洲一隅向世界蔓延的病毒阻擊戰。
雪中送炭
疫病無國界,防控大規模流行病需要打破國境的概念。自2月初幾內亞出現疫情、3月底確認為伊波拉病毒引起後,中國大陸在第一時間伸出了援手。大陸政府於4月、8月、9月和10月接連向幾內亞、利比亞、獅子山共和國等西非伊波拉重災國提供了4輪總額超過8億元人民幣的現匯、糧食、物資和醫療設備援助。
《全非洲網》刊文說,在抗擊伊波拉的全球鬥爭中,中國始終站在最前面……非洲國家儘管遭到病毒襲擊,卻知道中國兄弟在與他們並肩作戰,這是中非友誼的證明。
患難與共
疫情暴發後,不少外國醫療機構紛紛從非洲疫區國家撤離。與之相反,中國大陸政府派出了近200名醫療衛生專家和工作人員進入西非疫區國家一線參與檢測、救治工作。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稱讚說,面對在西非肆虐的伊波拉疫情,中國政府沒有退卻,來自中國的醫務工作者堅持為伊波拉患者以及其他病患提供醫療服務,她對此表示感謝。
積極應對
不斷發展的伊波拉疫情考驗一個國家的科研技術水準和國家動員能力。伊波拉是醫學史上一種罕見的致命病毒。經歷過SARS和禽流感等疫情的中國大陸,擁有防治傳染病的豐富經驗。目前,大陸約有9個課題、10個國家級研究單位在從事伊波拉病毒研究,包括檢測方法、診斷試劑開發、疫苗和藥物等。
早在世界衛生組織宣佈西非伊波拉疫情成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狀況」半年前,中國大陸政府就已經高度重視疫情,並開始著手防控,迄今未出現一例感染報告。大陸在守住伊波拉「第一道防線」的同時,還主動走出國門幫助西非防止疫情擴散並救治患者。在獅子山共和國,中國大陸的移動檢測實驗室對伊波拉送檢樣本檢測結果準確率達到100%。
世界衛生組織駐肯亞代表曼德黑特說,中國醫療隊的援助加強了西非國家抗擊伊波拉疫情的能力,中國在治療傳染病方面的經驗將有助於非洲應對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疫情暴發後,中非公共衛生合作計畫啟動,援助重點從緊急人道主義救援轉向防病治病和公共衛生安全體系建設,旨在標本兼治,幫助疫區國家提升危機應對能力,建立管控疫情的公共衛生長效機制。這是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的衛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