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勇
一群中國年輕人,在美國就讀或深造,繼而落戶加州北部「矽谷」,兩年前合夥創辦一家企業,創制一款可穿戴電子產品。
創業,依託技術創新,這群年輕人衝動、興奮著,體驗、嘗試著,正在為市場開發新產品,為矽谷活力作新詮釋,為高技術產業驗證新方向。
見微而知著
創業企業,現階段談不上「員工」,僅有創業「團隊」。
這家名為「現實增強裝置」的創業公司,成員總共8人,完全屬於微型,其中6人是創始成員,都以工程師為職業,由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生邵鵬主導。
所謂現實增強,是指運用「現實增強」技術,即由電腦處理和生成資訊,增強用戶對現實世界感知。
邵鵬等人開發的是滑雪護目鏡,產品處於原型開發後期,英文名為Gogglepal,字面意思是滑雪鏡伴侶,中文取名「滑雪睛靈」。
以全球大約4000萬滑雪愛好者為潛在用戶,「滑雪睛靈」附著護目鏡,借助平視顯示技術,即時展示滑行速度、加速度、旋轉角度、海拔高度、熱量消耗等資訊。
在第一代產品開發基本完成之際,第二代產品開發進入設計階段,設想添加攝像鏡頭,配合全透明成像技術,形成高解析度彩色大螢幕效果,讓滑雪愛好者在高速戶外運動過程中獲得更完美體驗。
依照設想,「滑雪睛靈」有望由矽谷首屈一指的上市企業試製,售價1500美元。另一款由矽谷一家新近上市企業製造,價格依新版和舊版之分在200至500美元之間。
這兩家計畫參與「滑雪睛靈」專案的企業,依照營業收入和股票價格衡量,市場價值分別超過3800億和22億美元。
從企業初創到成熟、上市,創新以創業為指向,一代又一代矽谷人,包括越來越多中國大陸學子,正在努力探求中。
付出求認可
邵鵬今年31歲,在美國密蘇里大學獲得物理學碩士和電子學碩士,有8年高速電路設計和積體電路封裝設計經驗及3年電磁相容研究和解決方案經驗。
起初因為滑雪,邵鵬和另外兩名「項目發起人」聚集在一起。後者分別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和維吉尼亞大學,具備產品經理及硬體和軟體發展經驗。
隨後,另外3名矽谷企業工程師加入這一團隊。
邵鵬說,他們在創業階段迄今合計投入大約2.5萬美元,大致由6人分攤。
從積體電路晶片選擇、電路板設計和製作、外觀及附件設計,到原型機裝配、軟體程式編寫和測試,一切都由這6人自己動手。對於這種經歷,尤其是涉及硬體部分,一名團隊成員輕描淡寫地稱之為「辛苦」。
按照分工,這一團隊的兩名成員從事企業網站製作、移動用戶端應用軟體編寫和公關及市場推廣。
無論邵鵬,還是團隊其他成員,沒有一人談及自己投入多少時間精力,沒有人抱怨過去兩年間分擔多少費用,今後會承擔多大風險。
今年9月底,參加第九屆「春暉杯」中國大陸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三藩市賽區決賽的共有20個項目,「滑雪睛靈」獲得特等獎,有機會與大陸創業園、科技園、開發區、風險投資機構和企業「對接」。
邵鵬說,自獲獎以來,他已經與多家機構商談,爭取融資50萬至100萬美元,用於生產和投放首批兩千個「滑雪睛靈」。他知道,這是創業初期,企業需要風險投資者支援。
低調與回饋
在介紹產品創新時,邵鵬及其團隊成員顯出興奮。獲獎時,所有人雀躍歡笑,表現得更像學生。只是涉及個人,大家都沒有太多話,不講「故事」。
「春暉杯」賽區決賽前,一名全球著名物理學家演講,介紹其所屬全美知名大學的兩項舉措:第一,研究與教學結合,教師和學生一同接觸科學前沿。第二,鼓勵教師和學生創業,接觸技術前沿。
邵鵬說,以自己物理學專業背景,聽那位物理學家演講時,他能產生更多感觸和共鳴,原因在於研究相當於把資金轉化為知識,而創業相當於把知識轉化為收入,如此實現良性循環。
他說,最初攻讀物理學,後續讀電子學專業,由科學涉足技術,他隱約抱有一種想法:單純研究科學,耗費巨大,難有經濟效益。如果創業,開發技術產品,或許可以積累資金,然後以個人投入有朝一日支持純科學研究。
以工程師為主體,低調而不乏自信,是這一團隊所有成員的特色。創業有風險,在矽谷很多初創企業最後都無疾而終,而他們對失敗的可能性也並非沒有心理準備。
「我無所謂」,一名選擇不公開自己背景的團隊成員說,「即使不成功,我們也已經改變,不再是原來樣子。」矽谷人,群體無畏,得以維持勢能,佔據產業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