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關鍵字
── 中國-東盟關係、南海問題、東亞合作
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8月9日至10日在緬甸首都內比都舉行。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包括中國-東盟(10+1)外長會、東盟與中日韓(10+3)外長會、東亞峰會外長會和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主旨在為今年的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做準備。
合作發展:中國-東盟關係的主流
去年中國大陸和東盟慶祝了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提出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呼籲,總理李克強則提出「2+7合作框架」。
今年會議期間,陸方就落實「2+7合作框架」提出三大方面共12項具體建議。包括推進商簽「中國-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儘快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議定書、加快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儘快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
大陸亞太戰略專家表示,中國大陸和東盟需要政治安全和經濟合作兩條腿走路。商簽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將雙方友好的政治意願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本身就是增信釋疑的過程,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加快籌建進程,將為東盟和本地區國家互聯互通提供融資平臺。
由於域內外各方力量加緊博弈,今年會議整體氣氛要嚴峻一些,但中國大陸和東盟的地緣關係無法改變,大多數國家還是願意借用大陸發展的快車,實現自己國內的經濟發展。
「雙軌思路」:南海問題解決之道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說,中國大陸和東盟已經找到了南海問題的解決之道。中方贊成並宣導「雙軌思路」,即有關爭議由直接當事國通過友好協商談判尋求和平解決,而南海的和平與穩定則由中國大陸與東盟國家共同維護。
此次會議上,中國大陸與東盟達成共識,今年9月將在華舉辦中國-東盟特別高官會,10月在泰國舉行第八次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高官會和第十二次聯合工作組會議,在年內就梳理各方共識文件和確定名人專家小組職責達成一致,作為「南海行為準則」磋商的早期收穫。
針對美國在會上提出「凍結南海行動」,專家認為這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一部分,使之成為美國在東南亞分化中國大陸與東盟的一步棋。美國的倡議實際上是為中國大陸「量身定做」。
王毅在會議期間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陸方願繼續保持克制,但對於無理挑釁行為,必將做出清晰、堅定的回應。在會見美國國務卿克里時,王毅表示,中方歡迎美方在亞太事務中發揮建設性作用,也希望美方尊重中國在本地區的正當權益。
先易後難:東亞合作原則
專家認為,當前東亞地區經濟下滑壓力增大,面臨的國際金融風險增多,東亞合作應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放在優先地位。與會各國外長表示,各國應進一步加強在金融、互聯互通、經貿、防災減災、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領域合作。
在東亞多個合作機制中,10+3合作具有良好基礎,建成了24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庫,設立了78萬噸大米緊急儲備,有17個部長級會議機制,在24個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建立了60多個對話與合作機制。
專家也表示政治互信仍然是東亞地區合作的短板,如果領土領海糾紛得不到妥善解決,將會阻礙地區經濟合作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