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西南政法大學
■ 藺桃
《編按》隨著兩岸經貿、金融互動日益密切,台商投資大陸的需要,通曉大陸法律的相關政法類專業,成為越來越多求學大陸台生的選擇。以往,選讀這個專業的人才,多已在台灣取得執業律師資格,而近年來,越來越多應屆生也在跟進。在接下來的《你所不知道的大陸名校》系列中,我們將介紹幾所各有特色、不同地域、層次的政法類高校,供有興趣的您選擇。
中國法學界的「半壁江山」
面對巨幅中國地圖,僅佔小小一隅的重慶市,是西南部最重要的城市;與北京、天津、上海比肩的直轄市地位。地處重慶的西南政法大學(以下簡稱西政),是所自1953年,便以法律作為立校之本的政法高校。50年,從學界到政法界,西南政法大學的校友,佔據了中國大陸法學界的「半壁江山」。
「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朱蘇力在其所著《從法學引注看中國法學的現狀》中開出的國內法學學者『大名單』——近乎一半出身西政。」有許多西政的學子成為今日的「當代中國法學名家」、「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大陸有70多所高校、10多所政法類高校及科研機構中,都有出自西政的教授、研究員,西政也因此被譽為「中國法學師資的培養基地」。這些法學家們,是多部大陸法律的草擬者或參與者,可說中國大陸的法治進程中,西政校友的影響十分深遠。而在政法界的實務工作中,亦有「22位大法官、大檢察官,多位最高政法機關的管理者」出自西政,因此曾有人說,「最高法院的一半人是西政的」。
如今,西政學子遍佈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各地。今年的應屆畢業生、西政2009級法學專業的張瑜芳說,西政在全國各地都設有致力於回饋母校,幫助學弟妹就業的校友會。瑜芳說,在這方面,廣東省校友會尤成體系。今年,他們就針對2013屆的應屆畢業生,提供免費的就業指導和培訓課程,幫助想在廣東就業的學弟妹,提供律師事務所、公司或企業的工作崗位。對於想考司法系統公務員的同學,也會提供信息幫助。
除了公檢法系統外,西政的畢業生,在律師事務所、銀行、國企、私企中都很吃香,選擇繼續讀研深造的,也相比同類法學人才,站在一個較高的起點。西政人為什麽受歡迎,且看下面分解。
沒有吹捧,只有批評與較量
許多西政的學子,離開學校後幾乎都會回憶起在學校大講堂聽「法學大家的精彩講演和更令人拍案叫絕的『拍磚』評論」的日子。即便是法學泰斗如蘇立、梁慧星也難逃西政學子的唇槍舌劍,還有不少已經工作的學子回來與當年的老師當場論辯。瑜芳說,這也就是西政大講堂不成文的規矩,講堂內「不分身份地位,允許不同觀點的批判與較量,但絕不能吹捧。」「有幾分像英國海德公園的肥皂箱」。更為難得的是,無論在學界、業界身份地位多高,前來講演的大師們,都充分尊重這個規矩,對年輕的學子充滿寬容與關愛。這樣的講座雖然經常有,但因為場地有限,每次都要排一兩個小時的隊去聽,後來瑜芳和她的幾個同學,乾脆就在講台前席地而坐,即便這樣,也很有可能無法進場聆聽。
在學生之間,每年都會有各式各樣的辯論賽。從班級、學院到學校之間,各式各樣的辯論賽,在不同季節上演。如校內最有影響力的辯論賽——天倫辯論賽,每年都會引起學校各大學院的廝殺,而因為場地有限,辯論賽的門票往往一票難求。在重慶市和中國大陸範圍內,西政的辯論隊也多次拔得頭籌,如在2007年獲得第五屆全國「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辯論賽冠軍,並於次年代表大陸參加在維也納舉行的國際商事貿易仲裁辯論賽;2010年,在世博辯論賽中力挫群雄,最後擊敗北京大學,獲得冠軍。
辯論可以說是西政最重要的文化景象之一。只參加過班級辯論賽的瑜芳說,思辨已經成為西政人的一種習慣,從學習、同學的相處中,這種思辨的刺激始終都在,如果不小心遇上學校辯論隊的同學,那種對話,真會叫人「心驚肉跳」。
經濟法排第一、訴訟法是重點
西政有兩個法學類重點學科,一個是訴訟法學,一個是經濟法學。訴訟法學早年是司法部重點學科,學術梯隊力量強大,在首次法學院校課程質量評估中「民事訴訟法學」被評為A級優質課程。其中的民事訴訟法學起步很早,中國大陸最早一批的民事訴訟法碩士和博士,都是從這個專業培養出來的,司法部曾經還委託西政開設全國民事訴訟法師資培訓班,為高校和司法部門,培養了最早的一批骨幹力量。
西政的經濟法學科是大陸最早設立經濟法專業的五所高校之一,1985年即面向港澳台招收大學部學生,1995年和2000年,開始面向海外和港澳台招收碩博士研究生。「2004年,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研究所完成的《2004中國大學研究生院評價》中將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科評價為A++,位居全國第一。這也是該學科點連續四次蟬聯全國第一。」此外西政的民商法、刑法學也都屬於優勢學科。
近年來,西政引進的人才都具有海外留學背景。學校還與美國、法國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60所知名高校、法律實務部門開展學生交流專案和帶薪實習計畫。瑜芳說這種機會很多,還看個人申請,她的同班同學中,就有幾位參與了這種去國外的交流專案和帶薪實習專案,有許多交換機會可以互免學費,互認學分。
刑事、民事雙師同堂交鋒
法學是一門需要融會貫通的學問,既是一門發展的學問,也是正在進行的現實。所以西南政法大學的法律類大學部學生,進入學校後都是按照大法學專業來培養,進入碩士、博士研究生階段後,才分不同的學科方向,如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國際法等。
因而,在西政的大學課堂上,往往可以看到不同學科的老師,在同一個講堂上互相探討、辯論,讓學生現場感受不同思維、背景知識的交鋒。如「刑事疑難案例分析、民事疑難案例分析雙師同堂的選修課程」,往往因為生動的案例教學,選修爆滿,還有不少沒選上的同學直接來旁聽。
另外,西政還有一般法律系都會開設的模擬法庭,「選取典型案例,以實際庭審程式為標準,所有角色均由學生自己擔任,庭審結束後由老師進行點評」。同時還有校園庭審供學生觀摩,這類庭審往往是「真實案件,由法院、檢察院直接到學校來開庭審理,組織學生旁聽」。
從2010年開始,西政還在教學模式上,作出了新的改革。從那年起,新生入學後,都會參加一場特別的考試,被選中的學生會被分入實務人才實驗室和學術人才實驗室。每個班50人,單獨開班,獨立培養,實行校辦教育。
培養敢闖敢拼的實務人才
除了精心設計課程,任課老師也打破學科限制,從全校遴選。這兩個實驗班,每三個學生就會有一個導師,學術人才實驗班目標是培養法學研究方向的高水平人才,其中有50%的學生有機會赴國外交流一年,還需參加學校的創新項目。實務人才培養則緊扣司法部門對法律人才的實際要求,緊跟近年來司法考試等職業考試的改革方向,開設大量實踐性、技術性的應用性課程,注重學生綜合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統籌領導能力的培養。
但這僅屬於西政教學改革的一部份,其目的都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目前西政已經是應用性、複合型的法律職業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和西部基層法律人才的三大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瑜芳說,如果非要為西政人總結出一些特質,她認為是樸實。並不如表面看起來的光鮮,她說法律人,尤其是起步階段的法律學徒,需要承受許多來自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在西政,鮮有浮華。」所以這裡出來的學子,才能屈能伸又敢闖敢拼。這或許也是西政每年就業率都超過90%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