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44期】 農村集體經濟的領航員

史來賀

史來賀

這是一個20世紀50年代就響遍全大陸的名字:民兵英雄、植棉能手、特級勞動模範……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大地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史來賀領導的村莊始終高舉著社會主義旗幟,走在大陸農業戰線的前列。2003年春天,史來賀離開了人世,但他的名字卻被世人永遠銘記。

 解決群眾問題

1949年以前的劉莊是十里八鄉有名的「佃戶村」、「長工村」。當時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方圓十里鄉,最窮數劉莊。住的土草房,糠菜半年糧。逃荒把飯要,忍痛賣兒郎。」

1952年冬,21歲的史來賀當上了劉莊村黨支部書記。面對新中國成立後仍被貧窮、饑餓困擾的農民兄弟,史來賀的心頭像壓了一塊石頭:「黨領導人民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如果群眾一直過不上好日子,那就是咱共產黨人沒本事!」那年秋季,連降大雨,劉莊收割到場的小麥發黴生芽,大片大片的秋作物被積水浸泡而死。眼看顆粒難收,村民們準備外出逃荒。

史來賀帶領大家一面改水排澇,搶種蘿蔔、蔓菁,一面建磚瓦窯,建豆腐坊、粉坊,到黃河灘割草,半年時間,給群眾分了四次紅,解決了群眾的生活問題。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吃上了白麵饃和餃子。

積累集體財富

劉莊地處豫北黃河故道,歷史上黃河多次改道,給這塊1.5平方公里的土地留下了4條3米多深、縱橫交錯的荒溝和700多塊高低不平的「鹽鹼窪」、「蛤蟆窩」荒地。從1953年開始,史來賀帶領劉莊人車推、肩挑、人抬,起崗填溝,拉沙蓋鹼,用了整整20年,投工40萬人次,動土200多萬立方公尺,把一塊塊的荒地變成了「旱能澆,澇能排」的高產穩產田。

種糧種棉雖給劉莊人帶來了溫飽,可是如何讓劉莊群眾富起來呢?史來賀琢磨來琢磨去,看中了畜牧業。1964年,當時集體的家底還不厚實,史來賀花90元錢從新鄉買回3頭小奶牛,後來派人到新疆買回27匹母馬。經過精心飼養,3年後,牛犢子變成了一群牛,小馬駒變成了大馬群!現在的劉莊畜牧場,有奶牛近300頭,豬羊成群,年收入100多萬元。

同時,劉莊工業的起步也頗具傳奇色彩。1974年,村裡拖拉機上的喇叭壞了,換新的到處買不來,兩名司機試著把壞喇叭拆下來修理,居然修好了。這下可樂壞了老史:咱能修喇叭,為啥不能造喇叭?在一無資金、二無技術的情況下,史來賀同大家一起搞試驗,一次不行兩次,小喇叭終於試製成功。開始時一天只能生產一對,後來增加到5對、50對、100對……劉莊的小喇叭響遍了大江南北。接著,史來賀帶領劉莊人又陸續建起了食品廠、造紙廠、澱粉廠等,不僅有效轉移了剩餘勞動力,還為集體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集體經濟的先進性

在史來賀帶領下,劉莊經濟發展步入了「快車道」。1985年,史來賀和村黨支部其他成員經過反覆考察,決定引進一項高科技生物工程,建設一座大陸最大的生產肌苷的制藥廠——華星藥廠。「這高、精、尖項目,咱『泥腿子』能搞成?」有人擔心「打不到狐狸惹一身騷」。史來賀還是那句話:「事在人為,路在人走,業在人創。人家能幹成的東西,咱們為啥幹不成?」1986年5月20日,劉莊人自己設計、安裝的華星藥廠正式投產。打這起步,劉莊人創業的步伐邁得更快、更大了:1990年,籌資7000萬元開始了華星藥廠第二分廠的建設;1993年,建成青黴素鉀、青黴素鈉生產線;1995年,開始生產紅黴素;1998年,氨苄青黴素投入生產;1999年,技術含量更高的生物發酵分廠破土動工……

到2002年底,劉莊村擁有固定資產9.1億元,年上繳國家稅金4500多萬元,農民年人均實際收入上萬元,戶均存款20萬元以上,成了遠近聞名的「中原首富村」。劉莊人從劉莊的發展變化中切切實實感受到了集體經濟的先進性和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史來賀說:「俺劉莊也不是世外桃源,我們的辦法是:遇事要有主心骨,不能聽風就是雨。只有實事求是,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才能收到好效果。」他認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讓廣大群眾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所以,千變萬變,發展經濟、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這一條啥時候也不能變!」

實踐證明,史來賀的決斷和劉莊人的選擇是正確的。這種新的經營方式,既充分發揮了集體經濟的優越性,又極大地調動了個人的積極性,為商品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比單一家庭經營更為充足和旺盛的活力。

「集體經濟得有集體主義,共同富裕得有共同理想。」史來賀把思想政治工作看得很重。他生前常說:「經濟搞上去,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跟上去。既要把群眾帶到富路上,又要把群眾帶到正路上。把人教育好,比啥都重要。」

為全面提高劉莊人的素質,劉莊投鉅資建起了高標準的學校,使村裡的娃娃不出村就可以受到從幼兒園到高中的系統教育。在選拔有培養前途的優秀青年到高等院校、科研單位進修的同時,劉莊又邀請大專院校到村裡辦班。村裡建起了科技大樓、衛星地面接收站和電視差轉臺,開辦了圖書館、閱覽室和青年民兵之家,每年訂閱500多份科技報紙雜誌,為村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創造條件。在劉莊,還有幾項不成文的規定,就是高中不畢業者不安排工作,沒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姑娘沒資格嫁到劉莊來;新過門的媳婦,必須到科研隊接受幾個月的科技培訓,經考試合格後才能安排工作。
 
劉莊的現狀

現在,劉莊有140多人被評為工程師、農藝師、會計師、技師和一級、二級技術員,一大批土生土長、具有現代工業生產和管理才能的優秀人才,在各個崗位上發揮著骨幹作用。

幾十年來,劉莊沒有發生過刑事案件,沒有出現過黨員違紀。從計劃生育、婚喪嫁娶到養老撫幼,劉莊的幹部、群眾自覺遵守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村裡14個姓氏、300多戶、1600多口人,沒有宗族矛盾及派別之爭,沒有封建迷信、賭博、打架鬥毆、婚喪事大操大辦等不良現象。
  
(摘錄自《人民日報》)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