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期】專題:大陸勞工權益現況與展望 (一)

£¨Éç»á£©£¨2£©¸ßÎÂϵļáÊØ

在濟南市濼文路人防工程現場,工人在烈日下勞作。(新華社 郭緒雷 攝)

── 大陸勞動者權益保障仍存在不足

 

「五一」國際勞動節成為大陸的法定節日已經有65年。執政者不斷通過立法、加強監管、推進治理等方式促成勞動者權益保障的進步,但受制於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階段性局限,許多規定落實困難,形同勞動者的「名義權利」。

大陸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加班數十個小時的依然大有人在。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駿指出,職場新一代中的不少人存在「年輕的時候用健康換錢,年長了用錢換健康」的觀念,加上「加班文化」盛行,同時用人單位的強勢地位導致勞動者「敢怒而不敢向勞動部門舉報」。

焦桂英是黑龍江哈爾濱一名普通的環衛工人,節假日上班對和她一樣的基層勞動者而言早已成為「家常便飯」。她說:「雖然如此,但相比以前,我們工作環境和福利有了改善,比如說,現在環衛工人每個工作日都可領到免費的早餐券。」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0年發佈的《中國的人力資源狀況》白皮書中明確表明,尊重人的勞動權利,注重勞動者的權益保護,實現人的體面勞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中國政府一貫堅持的發展理念。

近年來,大陸政府在加強勞動者權益保護,有效促進人力資源的良性發展方面取得進步,主要表現在保障平等就業、建立勞動關係協調機制、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等多個方面。大陸的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社會保險法和工傷保險條例、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等法律法規逐步頒布修繕,形成了一個多層次的保障勞動者權益的法律體系。

大陸各級工會組織在保障勞動者權益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截至2013年6月底,大陸基層工會組織總數已達275.3萬個,工會會員總數達2.8億人。工會組織也普遍覆蓋了在華外資企業,為這些企業中的勞動者編織起一張權益「防護網」。截至2012年底,世界500強在華企業工會建會率達到91.9%。

工資待遇是勞動者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常修澤曾表示,必須提高勞動者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跟據大陸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一季度大陸居民收入名義增速比財政收入增速高近2個百分點,意味著居民收入占GOP的比重有所提高。

中華全國總工會負責人去年11月介紹,五年來,大陸31個省(區、市)最低工資標準年均提高幅度達12.6%;城鎮非私營企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年均增長12.5%,私營單位職工工資五年來也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農民工是大陸城鎮化進程中釋放出的巨大勞動力資源,為大陸經濟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2013年「兩節」期間,大陸為167.81萬農民工補發被拖欠工資及賠償金87.51億元(人民幣)。2013年12月,大陸人社部、公安部、住建部等部門對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進行集中治理。

隨著大陸勞動法的逐步修繕和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都市白領一族對「帶薪休假」、「節假日三倍工資」等有了更多期待。大陸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但是,工作環境惡劣、隨意延長工作時間、惡意欠薪、違法用工等一些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事件仍有發生,大陸的勞動者權益保障存在著許多上升空間。

對工作環境相對良好的都市上班族而言,其權益遭受損害的情況也常有發生,大多當事者因為維權存在現實的困難而選擇了默默忍受。例如,儘管勞動法規定了「節假日三倍工資」,然而工資基數的界定與計算卻無據可依,上班族也不會為了「小利」而賭上整個工作去維權。

分析人士稱,勞動保障監察能力不足、勞動者在勞資關係中仍處於相對弱勢地位等問題已成為當前阻礙大陸勞動者權益保障進一步提升的掣肘。如何進一步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力度、確保勞動保障監察的規範權威、正確應對勞動者的維權訴求、提升勞動者的依法維權意識等方面,中國大陸仍有一大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