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期】<經濟觀察>:兩岸貿易的「近憂遠慮」

【新華社】兩岸貿易從無到有、從間接到直接,發展迅猛,現已達致年度總額近2000億美元的規模。但仔細觀察兩岸貿易中的一些具體指標,以及今春以來兩岸自由貿易在島內遭遇的阻難,不難看出,如不能排除非經濟因素干擾,繼續推進兩岸服務貿易、貨物貿易協定的生效實施或協商進程,下大力氣掃除障礙與壁壘,兩岸貿易確實存在近憂遠慮。

據大陸商務部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兩岸貿易額為421.3億美元,同比下降18.2%。大陸對台出口和自台進口分別同比下降7.8%和20.6%。雖然出現較大降幅,但與去年同期出現異常貿易導致的高基數有關,倒不必過分擔憂,情況會隨著大陸落實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措施的陸續出臺而好轉。

真正的「近憂」,在於已簽署的兩岸服貿協議遲遲不能生效,讓台灣業界對後續貨貿協定的商簽進度與能否順利實施感到擔心。台灣《經濟日報》日前即刊文指出,如果不能儘早簽署實施兩岸貨貿協議,將直接衝擊台灣出口產業,對已陷入「悶局」的台灣經濟將是雪上加霜。

ECFA早收計畫實施3年,對台灣出口大陸產生明顯助益,但台灣業界也注意到,雖然早收項目的出口增長率高於非早收項目,但並不表示相關產品在大陸的市場佔有率也隨之提高。資料顯示,台灣對大陸(不含香港)出口比重近年仍維持在三成左右的高水準,但在大陸進口市場的佔有率卻由12%降至8%。台灣《工商時報》就指出,「長期以來,不少人擔心台灣對大陸出口依賴比重過高,事實上,真該憂慮的是我們在大陸的市占率越來越低」。

如何消除上述隱憂?進入一個更加開放、商機無限的大陸市場,顯然是必由捷徑。台灣《經濟日報》即認為,兩岸應儘早簽署貨貿協議,使大陸台商得以較優惠的價格取得來自台灣的原材料,從而降低在大陸的生產成本;同時,台灣出口大陸的最終產品也可利用降稅優惠,增加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此外,兩岸產業利用雙方產品得以免稅交易的優勢,將能進行更深層的產業鏈結合。

至於「遠慮」,則是民粹氾濫、政治操作加劇,而使島內缺少理性討論空間,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嚴重干擾著台灣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對外貿易自由化的進程。在兩岸「三通」、ECFA實施所創造的便利條件下,在經濟全球化與區域一體化的大趨勢面前,外向型經濟導向的台灣是積極擁抱大陸市場、開拓全球市場,還是故步自封、消極自我保護,攸關台灣經濟能否把握良機,轉型升級,強勁復甦,也關係著兩岸貿易能否擴大規模、再上層樓。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台灣出生的知名經濟學家林毅夫不久前指出:「世界一體化的潮流太快了,慢了一步就可能步步皆輸。台灣已經慢了好幾步,很多有利的機會已經喪失,真正關心台灣前途的人一定要考慮什麼對台灣經濟發展是有利的。」誠哉斯言!(記者∕ 陳鍵興、許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