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區已成為中國大陸糧食「蓄水池」
「北糧南運」取代「南糧北調」
中國大陸目前糧食調出省(區)有5個,而東北地區就占3個,分別是黑龍江、吉林、內蒙古,使得東北地區已經成為大陸糧食的「蓄水池」。
黑龍江墾區曾被人們稱為「北大荒」,憑其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和三代北大荒人的不懈努力,以占全大陸1/42的耕地,生產了1/28的糧食,保障了1/14人口的吃飯問題,被譽為抓得住、調得動、能應對突發事件的「中華大糧倉」。
近年來,東北地區糧食生產綜合能力、潛力逐年釋放。東北四省區糧食總產量在全大陸比重從2003年的17.7%提高到2013年的24.1%,2013年總產達到2904.74億斤,成為大陸糧食增長最快、貢獻最大的區域,其中玉米是該地區面積和產量增長最快的品種,同時也成為大陸第一大糧食品種。
此外,東北地區已經成為粳稻、玉米等商品糧的供應地,東北的糧食外調量占到全大陸的60%以上。東北糧食主產區也是大陸最大的商品糧基地,平均糧食商品率達70%以上,「北糧南運」格局已經取代傳統的「南糧北調」。
據瞭解,黑龍江省糧食播種面積由十年前的14,470.1萬畝增長到2013年的20,913.1萬畝,吉林省糧食播種面積也由6,468萬畝增加到7,821萬畝。吉林省氣象專家秦元明說,氣候變暖促使作物生長季積溫增加,東北地區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種植範圍明顯北擴,播種面積和總產量大幅增長。
中國大陸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大國,每年糧食消費量占世界糧食消費總量的五分之一,占世界糧食貿易量的兩倍左右。為確保糧食安全,大陸不斷強化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東北糧食主產區成為主要受益地區之一。
東北四省區現已開始實施節水增糧行動,總面積達3,800萬畝,按照畝均投入1000元的標準,節水增糧行動總投入為38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228億元。據介紹,節水增糧行動在東北地區至少能增產200億斤糧食。
為確保東北地區糧食銷售順暢,大陸政府幾乎每年都要頒布糧食收購補貼政策。2013年,東北三省之外的其他28個省份到東北地區採購粳稻和玉米,運回本省銷售、加工或轉為儲備的,財政給予一次性費用補貼每噸1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