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46期】勞工事件週記簿 2013.01

「慘」發會現形記

只聽老闆要價,不理勞工喊苦


返鄉台商與本地企業家應致力改變
對勞力與土地的掠奪式發展模式。(圖∕新華社)


由經濟部工業局以及國內智庫、產業界老闆們於12月11日召開的「全國產業發展會議」,本來寄望邀集各界代表前來商討獲致共識的「邪惡」構想,遭到環保與勞工團體識破開會之目的是為遂行產業資本家們的意志,在環保與勞工團體不願意背書的情況下,除了勞工團體以退場不參與的方式傳達了不滿的意見,積極涉入的環保團體,也在場內以各種手段「干擾」會議的進行,用「沒禮貌」的方式表達對諸多會議「共識」的反對。

這次會議作出各項的「共識」,林林總總含括產業升級的方式、國際行銷等等層次,但總歸起來就是兩個字:「鬆綁」—對土地、水資源、環境保護、勞動力、稅收減免等涉及政府法令與行政限制的內容,資本家都要政府把管制的手鬆開,要不然,就是把還可以再賣的部分說得更清楚一點,好讓這些資本家可以競標。

因此,會議所報告上的意見無外乎「適時調整外勞核配比率,研議鬆綁外勞基本薪資的可行性」、「研議適度調鬆綁工時、定期契約與資遣解雇規範」、「建議工業廢水無汙染之虞者仍准予搭排農業用水渠道」、「產業園區授權地方政府核定權責,並從非都市土地擴大到都市土地」。

這些以惡質化勞動條件、廉價移工、污染土地的產業發展條件,彷彿是讓台灣產業倒退回30、40年前以勞力密集、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卻是在現下的產業「發展」會議上從資本家的嘴裡吐出,由此可窺這些包含了返鄉台商與本地企業家是如何構思他們發展的方式,仍是停留在台灣經濟起飛的階段。

無怪乎這場會議到頭來,不僅是勞工團體拒絕參與,甚至一路在會場中與官、商糾纏的環保團體,也在最後一刻宣布退出議會,並直指這就是一場發展「血汗經濟」的會議。雖然召開會議的經濟部表示,會中的建議都將審慎研議可行性,但就整個政府一面倒的期盼台商鮭魚返鄉,官方將有可能將會中產業資本家所提出的意見照單全收,不禁讓人質疑,鮭魚若是願意返鄉,有必要如此大費周章,還是這即將返鄉的,不是會產卵的鮭魚,而是橫掃一切的鯊魚呢?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