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46期】巴勒斯坦&以色列的衝突 (下)

過去、現在與未來

【編按】

12月2日,巴勒斯坦民衆在拉姆安拉舉行
盛大集會,慶祝「入聯」成功。(新華社圖片)

針對以色列政府決定擴建猶太人定居點,英國、法國、西班牙、丹麥、瑞典等國皆表示疑慮,稱此舉會令巴以恢復直接談判變得更加困難。
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這一報復性舉動猶如雙面刃,雖然可以達到懲罰巴勒斯坦「入聯」的目的,並給巴勒斯坦建國設置障礙,但也嚴重阻礙了巴以和平進程,使以色列自身面臨來自國際社會乃至西方盟友的空前外交壓力,在國際上進一步陷於孤立。本期《兩岸犇報》國際瞭望特別以「巴以衝突」為專題,進行深入報導。

巴勒斯坦成功「入聯」意義何在

【本報追蹤報導】第67屆聯大11月29日以138票贊成、9票反對、41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決議,決定在聯合國給予巴勒斯坦觀察員國地位。

國外分析人士認爲,聯大接納巴勒斯坦爲觀察員國等於間接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將使巴勒斯坦在道義上獲得更多國際支援,並有助其加入聯合國下屬機構。但同時,巴勒斯坦「升級」爲觀察員國的象徵性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此舉並不會給巴以之間的現狀帶來實質變化,巴以和平進程短期仍難以破冰。
 
「入聯」廣受支援

聯合國大會就此次《巴勒斯坦在聯合國的地位》決議草案進行投票表決。包括中國、土耳其、埃及、巴西等近70個國家爲該決議草案的共同提案國。聯大當天共有188個會員國參加投票,其中法國、俄羅斯、中國等國投了贊成票,德國、英國等國棄權,美國、以色列和加拿大等國投了反對票。 

巴勒斯坦早在1974年11月就已成爲聯合國觀察員實體。此後,巴勒斯坦及阿拉伯國家多次要求將其觀察員實體地位提升爲會員國地位,但均未成功。

2011年9月,巴勒斯坦向聯合國遞交申請,尋求成爲聯合國正式會員國,因美國和以色列的反對而未能獲得安理會支援。今年9月,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在出席新一屆聯大一般性辯論時表示,巴勒斯坦將改變策略,轉而尋求成爲聯合國觀察員國。

與成爲聯合國正式會員國需要安理會批准不同,成爲觀察員國只需在聯合國大會獲得193個會員國的簡單多數支援。

巴勒斯坦自1988年宣佈建國至今,已得到132個聯合國會員國的承認,因此順利通過投票表決成爲觀察員國,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同樣在意料之中的是,美國和以色列在12月29日的聯大表決中投了反對票。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賴斯在表決結束後說,解決巴以問題的唯一途徑是通過直接談判,包括申請成爲聯合國觀察員國在內的單方面行動只會適得其反,因此美國堅決反對。

分析人士認爲,去年巴勒斯坦申請成爲正式會員國時,美國憑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身份,以否決權相威脅,令巴「入聯」計劃胎死腹中。但巴勒斯坦今年成功「升級」爲觀察員國,可以說是將了美國一軍,美國的反對票令其在巴以問題上的偏袒立場和孤立處境暴露在世人面前。
 
積極象徵意義

分析人士認爲,「入聯」對於巴勒斯坦雖然更多只具象徵性意義,但其帶來的積極影響也不容忽視。

從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來看,「入聯」成功有利於鞏固其地位。近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在加沙地帶發生新一輪衝突。在此過程中哈馬斯顯示出令巴勒斯坦人振奮的「軍事實力」,使得該組織民意支援率上升,而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則相對黯然。此次「入聯」成功無疑讓阿巴斯扳回一局。這一點從加薩民衆對「入聯」成功的反應上就可見一斑:他們高呼支援阿巴斯的口號,認爲此前巴勒斯坦人在與以色列的衝突中取得了「軍事勝利」,現在又取得了「外交勝利」。

從巴勒斯坦內部來看,此次「入聯」成功有利於增強巴勒斯坦人的自信心和團結各派力量。控制加薩地帶的哈馬斯以及伊斯蘭聖戰組織(傑哈德)等各派別去年曾對「入聯」表示反對,而今年均表示支援。阿巴斯領導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和哈馬斯還透露,「入聯」後兩派將繼續推動結束分裂、實現內部和解的進程。

從巴以和談看,「入聯」有利於增強巴方在談判中的地位。巴勒斯坦首席談判代表埃雷卡特曾指出,得到聯合國觀察員國身份並不能從實際上結束以色列的佔領,「但能夠使巴以談判成爲兩個國家之間的談判」。

阿巴斯此前也表示,以色列試圖將約旦河西岸定性爲「有爭議的土地」,而「入聯」意味著聯合國承認以1967年邊界爲基礎的巴勒斯坦國,在此之後約旦河西岸將是「不可否認的被占領土」。這將使得巴方在與以色列的談判中擁有國際承認的地理依據。

此外,「入聯」後,巴勒斯坦將可以加入國際刑事法院等聯合國下屬機構,並能起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上違反國際法的行爲。這將使以色列陷於被動。
 
和談仍難重啓

同時,由於此次「入聯」行動遭到美國和以色列的強烈反對,因此巴方在短期內可能將面臨來自這兩個國家的壓力。

對於巴勒斯坦的「入聯」訴求,美國和以色列一直持強烈反對態度。美國還暗示將拿凍結經濟援助作爲對巴方施加壓力的籌碼,以色列也威脅停止向巴方轉交代扣稅款。以色列每年移交給巴方的代扣稅款超過10億美元,約占巴民族權力機構預算額度的三分之二。

但一些分析人士認爲,美國和以色列此次動用經濟手段「懲罰」巴勒斯坦的可能性不大,因爲已遭受財政危機的巴民族權力機構非常脆弱,任何懲罰性措施都可能造成其解體。而一旦溫和的民族權力機構解體,哈馬斯勢力將大增,有可能會控制整個巴勒斯坦地區,這不符合美國和以色列的利益。

巴以和平進程自2010年以來停滯不前,隨著近兩年中東地區多國政治風雲叠起,巴以問題逐漸被邊緣化。在此次遞交「入聯」申請前,阿巴斯等巴勒斯坦官員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入聯」不是目的,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巴以問題仍然是其堅持的唯一途徑。巴方在提交聯大的決議草案中也重申回到談判桌的意願。

分析人士認爲,巴勒斯坦「入聯」並不能解決巴以之間的沈屙。對巴勒斯坦來說,成爲聯合國觀察員國對於化解巴以在耶路撒冷最終地位、猶太人定居點、巴難民回歸、邊界劃分等難題上的分歧並無太多實質意義。重啓巴以和談短期內也難以實現。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