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期】回顧2013年:兩岸民間政治對話可望擺脫窠臼向深水區邁進

【本報綜合報導】去年3月22日,由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辦的「第十一屆兩岸關係研討會」在福建平潭舉行,本次會議由於有綠營謝系人士參加,提出舉辦兩岸和平論壇及開啟政治對話的建議而備受關注。6月由兩岸智庫共同舉辦的「北京會談」,標誌著「紅、藍、綠」不同陣營學者交流走向常態化,並聚焦探索兩岸政治安排。隨後謝系的台灣維新基金會與大陸社科院台研所在香港舉行兩岸關係研討會,出席會談的台灣代表以綠營政壇人士為主,會中三點共同結論表明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得到兩岸主流民意的支持。

10月11日,大陸的全國台灣研究會、台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新台灣國策智庫等14家兩岸民間團體、學術機構共同舉辦的「兩岸和平論壇」在上海開幕,這是兩岸首次由「紅、藍、綠」三種背景的單位共同舉辦的論壇,兩岸120多位學者就兩岸政治關係、涉外事務、安全互信、和平架構等4個「深水區」議題展開討論。

兩岸民間政治對話是2013年兩岸關係中相當引人矚目的交流成果。雖然民進黨在2014年所提出的〈2014對大陸政策檢討紀要〉難免重落故步自封的窠臼中,但從民間交流的大方向觀之,由「紅藍」對話到「紅綠」接觸,直至實現了「紅、藍、綠」三方同臺研討,也多少展現了民進黨開始在兩岸交流上可能採取較為務實開放的態度。兩岸的民間政治對話在這一年逐步走上機制化軌道,從不定期到兩岸定期輪流舉辦的機制化形式,對話內容亦更加寬泛,從思想碰撞中逐步形成少數共識,以「兩岸和平論壇」為例,會中形成10項共同認知並發表三方簽署的紀要,這樣的對話模式可望發展向兩岸政治交往的常態化、寬領域、深水區邁進,產生「聚沙成塔」效應,為最終破解兩岸政治難題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