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觀望,不如親自走一遭
■ 李覲如
常住上海的顏佑亮,跑熟了城隍廟,吃慣了生煎包。在大陸各地的奔走,出差是他的生活常態,他對大陸各地的熟悉程度可以細緻到飲食習慣。如果不是他的臺灣腔,交談中我甚至忘記他是臺北人。
轉瞬5年,顏佑亮堅持做醫療轉介服務,這個工作似乎已經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至今還單身的「醫美達人」在談到拼搏大陸職場的經歷時,依舊有一股韌勁,「我喜歡有挑戰性的事情,所以我來了」。
在大陸求學試水 年輕人的眼界要放寬
當年,顏佑亮通過一個熟識的台商,在上海復旦大學讀了研究生,成為了當時學校為數不多的台籍學生。那是2000年,他以一篇《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戰略》的畢業論文,告別了他短暫的研究生學習階段。周圍人「稀罕的眼神」、「特別的關注」讓這個臺灣青年有了一種不能言說的優越感,這是他來到大陸最初的感覺。
那幾年,臺灣經濟不是很景氣,島內民眾消極低沉,好職位越來越少,許多留在臺灣的同學都抱怨說,那些當年年終獎能發出24個月的企業全都跑光了。始終有那麼一批渴望來大陸闖蕩的臺灣人,蠢蠢欲動。
大陸調薪幅度遠超臺灣
「大陸八〇後(臺灣稱七年級生)父輩小時候的窮困生活,聽起來和臺灣60多歲父母親那代的生活環境相當,而他們現在過的城市生活水準卻跟現在的臺北一樣。那一輩人有的剛出來工作的時候月薪是 500元左右,現在則依個人發展與機緣不同,而達4000元以上人民幣(近2萬元台幣)。換言之,大陸在短短30年內走完父輩與我們兩代人的路。」
當大陸的上班族每年以10%以上的幅度加薪時,平均所得原地踏步多年的臺灣,被追過去可能只是時間問題。顏佑亮心裡明白,一個諾大無比的市場在等著他,這裡似乎到處都充滿了向上的力量和一種在從頭再來的豪情。這為他那個時代的「獨闖者」鋪下了底色。
顏佑亮注意到,那時大陸先進的醫療器械技術還比較少的集中在大陸的北上廣地區,而且北上廣地區醫學院校的畢業生都有國外留學的機會,或是學術交流的經驗,醫療隊伍的菁英都湧在大陸的一線城市。
「看病走到哪裡都是剛性需求,我一直在摸索,一直在做市場調研」,顏佑亮認為大陸人口多,存在有「小病不想看,大病看不起」的狀況,但正因如此,「我更要抓住臺灣在醫療方面的優勢,尋求機會,把握住這個市場。」
發揮「臺式」善良好客的優勢
顏佑亮表現出來的敏銳觀察力或許與他之前的導遊經歷有關。5年前,馬英九在臺北勝選臺灣地區領導人,臺灣政治環境改變。隨著馬當局對兩岸關係政策的逐漸鬆綁,兩岸直航、資金往來等陸續開放,那時在臺灣旅行社幫忙帶團的顏佑亮,期間正好先後接待了北京市副市長、農民銀行總行副行長、工信部部長等率領的參訪團。一說到這兒,他津津樂道:「在車上,我講的是都是他們平時聽不到的」。在那時,參訪團的高官政都要拜會臺灣企業,「而我的注意力逐漸轉向了身邊的大陸遊客,逐漸去瞭解大陸大江南北的人,這對日後我從事醫療轉介工作,很有幫助」。
幾年下來,顏佑亮結識了很多大陸朋友,但身邊的人當時並不理解他的工作內容。十幾年前,他第一次給朋友介紹自己的工作,當提到安排人到臺灣治病醫療美容,朋友根本不能理解,更不能想像身在大陸的他,憧憬的是一個怎麼樣的市場。直到「8隻桂花鴨」的故事發生,才堅定了他選擇這份職業的決心。
「我一個朋友是給領導開車的,老領導得了退化型關節炎,經過我向病患提出醫療計畫和赴台之後的一切行程,最終他在臺灣成功的做了關節置換術,花了6萬人民幣,傷口8公分,手術之後,第四天就出院,比在大陸要節省一半的費用和時間。之後朋友非要從南京捎了8隻現烤的桂花鴨到上海,囑咐我帶到臺灣去。」雖然這是發生在幾年前的事兒了,但再次提及,他依舊難掩內心的喜悅和那麼一絲成就感。
五湖四海「皆兄弟」融入當地最重要
自2008年臺灣啟動大陸遊客到台觀光旅遊和直航等重大政策以來,臺灣旅遊推介會在大陸各城市接連舉辦,而那時對顏佑亮來講,「赴台遊」是一個推廣醫美的重要管道。當時旅行社普遍都是8日環島遊,台當局對陸客成行還有各種限制,線路的組合方式、遊客的消費水準和行程長短的等條件框住了顏佑亮設想的「美麗臺灣行」。因此,他經手辦理赴台醫療簽證遲遲沒有「上路」(所謂醫療簽證,是指臺灣有39家醫療機構可為陸客進行醫美體檢項目,陸客可以「健檢醫美」為事由,直接辦理入台證——編者注)。
然而,直到2011年6月底,首批大陸遊客赴台個人遊終於開放,北京、上海、廈門三個城市的居民作為首批試點,可以直接到臺灣個人遊,此後對臺灣醫療美容體檢就醫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顏佑亮的事業也有了新的起色。
顏佑亮在紙媒、網路上收集做過醫療美容的相關資料,不斷豐富健康養生美容知識,通過和臺灣醫院溝通,提供最新的價格、治療方案。「就這樣的,我一個人都忙不過來,諮詢的人越來越多」,顏佑亮掏出手機,打開微博,「粉絲」竟有「8657」個!
和臺灣青年人一樣,顏佑亮在網路找到了另一片屬於他的「空間」,用戶量數以億計的微博更是大陸最有影響力的公共空間之一,而就目前大陸市場來看,網路平臺的推廣,無論從活躍度、傳播力、覆蓋面來講,其影響力都大到不可估量。顏佑亮對這種方式並不抵觸,並收穫頗多。
市場很大 根據自身不斷調整
醫療服務業有它的特殊性。大陸需求旺盛,但顏佑亮的客戶群多半集中在有赴台「個人游」意願的的遊客身上。並且,整容治病和普通旅遊比起來,還是會存在一定風險的。2011年,據臺灣「衛生署」的調查資料表明,100個陸客只有10個人願意去臺灣進行健檢和美容。顏佑亮也曾今有放棄的念頭,他說「去韓國的美容整形服務費加價到200%,1萬塊療程 3萬的服務費開始起跳。美容會所要利潤,提成增到7000塊人民幣」,這些「高回報率」對於顏佑亮簡直是捉襟見肘,之後他選擇「避開風頭,用案例介紹口碑,將注意力放在開闢市場,在大陸東北、西北、西南、內蒙等地繼續找機會」。
他說,「在大陸,關注臺灣與大陸旅遊方面交流動向,要針對新的可能性,提供最新的服務,不斷調整思路,應對隨時變幻的市場」。
大陸面貌煥然一新 大家都在加快步伐
顏佑亮說「來大陸創業的,首先得根據自己將要從事的行業,瞭解大陸的現狀,區分大陸與臺灣的不同,做好基本功課,通過網路、大陸的朋友多瞭解當地的狀況這個非常重要。如果是應聘公司職員,那最好是有長期的打算」。
近兩年,顏佑亮為了拓展中西部的市場,他時常飛來飛去,陝西、新疆、雲南、內蒙古等地方,他都跑過。「大陸西部的資源更加優厚、這是我待在臺灣無法有的收穫」,未來臺灣的IT、餐飲、市場行銷、金融、管理這些行業人才在大陸會有一個非常大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