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期】紀念《開羅宣言》70周年,捍衛一中框架座談會紀要

1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舉行「紀念《開羅宣言》70周年」座談會

時間:2013年12月15日(日)10:00-12:00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3A會議室

記錄:夏潮聯合會政治經濟研究室

主持人:

吳榮元(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勞動黨主席)

王曉波(世新大學教授、《海峽評論》總編輯)

與談人:

陳鵬仁(中國文化大學日本所與史學所兼任教授)

張麟徵(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邵銘煌(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副教授

陳福裕(《兩岸犇報》社長)

吳榮元:

當前在東亞地區製造緊張關係的,就是日本與美國。關於台灣地位問題、兩岸政治定位問題,以及當前東亞地區最緊張的東海爭議,在《開羅宣言》中都有非常明確的規定,我們今天在這裡紀念「開羅宣言七十週年」,就是要提醒當年牽頭召開開羅會議,並負責起草宣言的美國,不要忘記當年的講的話,也藉此提醒日本要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戰爭責任,不能忘卻歷史的教訓。

台灣屬於中國的領土,是有歷史事實與國際法理的依據,《開羅宣言》就是見證。大家對馬政府提出「親美、友日、和中」的說法習以為常,這是因為大家在中美與東亞關係和緩之際,不加以計較。現在面臨美國「重返亞太」戰略所形成的地區緊張,問題是台灣在「中/日/美」對抗關係之中,應當如何自處?

我們應從現實出發來提醒台灣社會,特別是兩大政黨,兩岸關係很難得才取得共識,在「一中框架」的基礎上建立政治互信。只要依照「一中框架」與大陸來往、不違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原則,就算美國也不能指指點點。台灣社會應該把握東亞爭議的現實處境向大陸表態,就算沒有直接簽訂有形的和平協議,只要從民族大義、捍衛領土主權的立場間接表態即可。如此一來,台灣當局對大陸與台灣社會可以有所交代,對美日也有立場,也可以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得以繼續前進。

陳鵬仁:

《開羅會議》對台灣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堅持到底的抗戰、獲得最後勝利,台灣也不可能歸還給中華民國。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而《波茨坦公告》的根據就是《開羅宣言》。《開羅宣言》講得非常清楚:「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

1941年6月23日羅斯福向正在美國演講的蔣夫人表示,很願意與蔣介石商談戰後新局勢的問題。本來,美國的意思是打算找蔣介石、邱吉爾、斯大林等國家元首一起來談,但蔣介石不想和斯大林談,所以改為兩階段進行。因此,《開羅宣言》要等到邱吉爾、羅斯福和斯大林隨後在「德黑蘭會議」的見面之後,也就是6天之後才發表。

也有人說《開羅宣言》根本沒有蔣介石、羅斯福和斯大林的署名,所以沒有國際法效力。這個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在國際法的慣例上,如果國家元首之間形成共識而發表宣言,就俱有國際法的約束力。尤其是日本投降的時候,是無條件接受《波茨坦公告》,而《波茨坦公告》第八條載明:「《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必須放在一起來看。

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為何大陸與台灣都沒有參加?主要是因為當時中國在打內戰,有兩個政府,一個在大陸、一個在台灣。英國和蘇聯支持大陸參加,美國卻因為韓戰,把中華人民共和國視為主要敵人,所以不同意大陸參加。後來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找英國外相商討,大家各讓一步,所以兩岸政府都未能出席舊金山和會。很多人都質疑《舊金山和約》第2條:「日本放棄對台灣、澎湖之所有權利、名器與請求權」,說日本只有放棄,而未明言放棄給誰?主要的原因就是兩岸政府都沒有參加,所以無法載明。

最近中國大陸發表「東海防空識別區」,這當然是為了把釣魚台劃進去,目的是要對付日本,日本的背後是美國在支持。至於,台灣跟大陸未來的關係將如何發展,我個人認為這是時間的問題,還是會和平統一,這不是好壞或對錯的問題。

張麟徵:

二戰結束之初,美國還在國共之間斡旋,韓戰爆發之後,美國的東亞政策做了非常大幅的調整。本來美國的「西太平洋防線」,韓國與台灣都不在其中,韓戰爆發之後,美國將南韓與台灣都劃入其防線,又提出所謂的「台灣地位未定論」,為美國介入兩岸軍事衝突留下國際法的伏筆。今天中國大陸的崛起,成為美國新的夢魘。根據西方經驗,一個大國崛起一定會對既存大國構成非常大的威脅,雖然中國大陸領導人說「太平洋兩岸夠寬闊,容納得下中美兩個國家」,但是實際上美國不是這麼想的。所以,現在美國要「重返亞洲」,推出「東亞再平衡政策」,扶植日本與韓國來牽制中國大陸,台灣也是其中一個棋子。

過去,中國大陸害怕「中國威脅論」被過渡渲染,所以一直隱忍。等到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之後,中國大陸以行動展示護衛釣魚島主權決心,所以劃定「釣魚島領海基線」,從海面上建立海洋法的地位;又推出「東海防空識別區」,從空中建立中國大陸空軍飛越釣魚島的合法性。這些動作明明是防衛性、跟進性的,美國、日本、加拿大、法國、澳洲等國家都宣布防空識別區,這些國家劃設之前,也都沒有向其他國家諮詢過,為什麼中國大陸就非得要跟其他國家諮商呢?這是非常不公平的說法。

我們建議中國大陸在釣魚島問題上,能夠有理有利有節,在捍衛釣魚島主權時,光談釣魚島是不夠的,還必須把琉球問題搬出來。根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與《日本伏降文書》,琉球群島的主權屬於日本是不對的。現在談琉球的法律歸屬,不是說我們對琉球有覬覦之心,而是說當時沒有透過聯合國憲章所規定的,在結束軍事託管之後,由當地民眾自決。所以琉球問題一定要鬧大,讓美國與日本覺得頭疼,否則美國與日本就會找中國大陸的麻煩。

台灣在東亞的變局之中,到底要採取什麼樣的立場?站在台灣的立場,我不得不說,我對馬英九是非常失望的。馬政府現在還是接受一中框架,在此框架之下有兩個政府,馬政府當然希望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中國,大陸當然希望由自己代表中國。但是政府就是朝代的名稱,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朝代,這跟前面的清朝、明朝、元朝、宋朝都是一樣的,只是朝代名稱,中國是永遠存在的。針對釣魚島問題,馬英九也許有美國和日本的壓力,不方便公開表態在釣魚島和南海諸島上要和大陸聯手對外,但對於中共捍衛釣魚島的主權、建立東海防空識別區,馬政府在那裡「遺憾」什麼?大陸為什麼需要跟我們諮商呢?這是非常荒謬的立場,主要就是為了討好美國,要「親美、友日」。

至於台灣將來往何處去?從大局來看,台灣一定會回歸中國,和平的回歸與統一,這是兩岸共同的願望。從國際趨勢來看,美國正在式微,中國正在崛起,將來總有兩條線交叉、達到平衡點的一天,所以台灣若是為自己的前途著想,就因該堅持和平統一。台獨是非常荒謬的一群人,我們經濟上倚賴大陸,可是心都向著美國、日本。從樂觀的角度來說,台灣是移民社會,可塑性高,不要以為鐵桿台獨永遠都是鐵桿,他們在台灣是鐵桿,到大陸就完全不鐵桿了。如果有一天情勢一面倒,台獨必須放棄自己的立場,就會出現很多的「辜振甫」,他們是可以改變的,所以我對台灣的前途不那麼悲觀。

邵銘煌:

昨天嫦娥奔月成功,這是繼美、蘇之後,實現月表軟著路的航太第三強權,在這個時機來紀念《開羅宣言》70周年,我覺得是非常恰當。《開羅宣言》有很重要的歷史意義,中國經過6年抗戰,在開羅會議之中已經成為四強之一。雖然有人說當時的「強」有點虛,但那是中華民族百年來非常重要的轉捩點。開羅會議之後,雖沒有實現中國的強大,但在21世紀一定會實現。

開羅會議在1943年召開,那一年是中國抗戰沸騰的一年,經過6年艱苦抗戰,已經達到了非常重要的歷史關鍵點。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平等新約在華盛頓簽訂,中國一百年來所受的不平等條約終於廢除了,這是中華民族在國際地位上獨立平等的宣示。就在這一年,2~6月蔣夫人訪問美國,引起旋風;10月10日,蔣中正就任國民政府主席;10月30日,美、英、蘇、中四國外長在莫斯科簽訂「普遍安全宣言」(又稱為「四強宣言」),確立中國作為世界四強的地位;11月21~2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廢除限制華人移民法案,這是對中華民族頑強抗戰的肯定與回饋;11月23-26日,開羅會議正式召開,這是中國國際地位達到頂峰。

《開羅宣言》是1943年12月1日在華盛頓、倫敦與重慶同時發布,內容在會議過程中是絕對機密,主要是有安全考慮,決定戰後對日本侵略者的懲罰。羅斯福一直希望將中國變為強國之一,他在11月23日上午主持開羅會議第一次會議,明白指出:「本會為歷史性之會議,因本會為四國宣言之具體化。」而蔣委員長想要打敗日本、收復台灣、讓高麗(朝鮮)恢復獨立,不是只有在開羅會議才提出的主張,這是他一直從抗戰以來的理念,他的日記和重要講話都一直在宣示,因此蔣先生把握了三國領袖共同召開開羅會議的機會,保證其理想實現。

當時台灣同胞對開羅會議與《開羅宣言》的成果感到振奮。新聞見報後,台灣革命同盟會(在祖國參加抗戰最重要的台灣人組織,1941年成立)主任委員謝南光對中央社記者發表談話,稱今後革命工作必將臻入一嶄新階段,唯有加緊組織敵後武力,以協助國軍,爭取勝利。又向記者出示台灣革命同盟會呈蔣主席致敬電,云:「頃見報載開羅會議之大成功,台灣等地歸還中國,凡我台胞同深感奮。如蒙鞭策,願效馳驅。」表示在祖國參加抗戰的台灣同胞非常振奮。現在這些台獨有捍衛過台灣嗎?有替台灣犧牲過嗎?反而這些為台灣光復、與祖國併肩作戰的先進付出了生命與心力,才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陳福裕:

二戰期間,美國總統羅斯福對戰後國際秩序設想,是以「大國合作」與「集體安全體系」為核心,「開羅會議」以及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大國一致」的一票否決權,就是這種「大國合作」的體現。但是,隨著戰後冷戰架構的形成,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開羅宣言》所體現的大國合作精神,以及《開羅宣言》所框定的戰後東亞秩序,就遭受到一連串的破壞:

第一次破壞是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戰後美國在東亞戰略上,原本是希望透過「中國—日本—美國」合作來共同對抗蘇聯,同時拆遷日本工業設施作為實物補償,讓日本退回到1930年的工業水平,使之不再能威脅亞洲的安全。這個戰略架構在韓戰爆發後,就轉換為「東南亞—日本—美國」聯手壓制中蘇聯同盟,才有了「舊金山對日媾和會議」的召開。《舊金山和約》最重要的是體現了美國要重新武裝日本的企圖,因此,美國要求各國放棄對日戰爭賠償,同時推動日本復興計劃,將戰後對日政策的重點從「民主改造」,轉換成日本的經濟復甦。從此,《舊金山和約》體系取代了「雅爾達體系」,冷戰「遏制政策」取代「大國合作」,成為東亞集體安全體系的戰略新指針。

第二次東亞戰略秩序的改變是在1972年前後,「美元/黃金兌換機制」的崩潰是主要的原因,我把它稱為是「冷戰反共堡壘上鬆脫掉落的第一塊磚頭」。在這個調整戰略的過程中,中國大陸取得了和平發展的歷史機遇,納入世界分工,通過改革開放轉型成為「世界工廠」。美國也迅速將自己調整成為一個財政與貿易雙赤字國家,讓出5%的國內市場,將「圍堵政策」與「貿易制裁」捆綁在一起,誰要是不配合美國遏制戰略的要求,就對其進行貿易制裁。包括琉球問題、釣魚台管轄權問題、南海島礁問題,都是美國在此期間所埋伏下的戰略棋子,其目的就是讓東亞國家,誰也不能跟誰搞在一起。

第三次破壞是最為核心的,即2009年美國的「重返亞洲」戰略。這是繼1972年來東亞戰略調整之後最重大的轉變,其中當然有虛有實,我將之成為「戰略撤退前的戰術冒進」。東亞秩序正在調整建立一個以中國為軸心的區域網絡化結構,體現在幾個核心部分,被美國認為是威脅其霸權的要害。首先是「東亞區域一體化」,包含以「東盟/中國10+1」、「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為基礎的「東盟10+3」以及RCEP的「東盟10+6」等區域架構;第二個挑戰到美國的,是「中俄友好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其最核心的意義在於將帶動俄羅斯與中國合作,共同開發中亞。最後,如果解決了中亞合作開發的問題,再通過中國大陸提出的四條歐亞鐵路,貫穿西歐與東亞,美國就算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佔有全世界最主要的航海要道,但是它還是與世界的兩大文明中心相隔兩大洋,只好被迫回去當美洲國家。

因此,我認為美國這次的「重返亞洲」,其目的是在壓制東亞區域一體化的形成,延緩或終止人民幣國際化或亞洲區域結算貨幣的出現,是一場貨真價實的貨幣戰爭。要達成此目標,美國首先就是要遏止中國崛起:第一個就是加強美日聯盟,加強對日本軍事武裝,希望日本共同承擔美國在東亞的防務;其次就是利用相關島礁的爭議,以製造區域緊張,誘使東亞各國,特別是中國大陸陷入軍備競賽。在此情形下,我認為中國還是要保持「戰略耐性」,在釣魚台問題上既要做到「針鋒相對、順勢而為」,也要做到「鬥而不破」,最終回到「共同開發」。其次就是不能被美國引誘進入軍備競賽,要把手騰出來,把自己的事做好,最重要是實現內需戰略轉型,朝向區域經濟一體化穩步前進。海峽兩岸也應該要儘快簽署和平協議,台灣絕對不能做為美日反華的棋子。同時還要擴大安全架構,處理琉球問題,爭取琉球去軍事化,以確保亞太地區的區域安全。

王曉波:

《開羅宣言》確立了台灣的主權歸屬及其國際地位屬於中國,這是沒有問題的。美國對台政策可以追溯到1853年,當時美國遠東艦隊司令Perry在基隆登陸,建議美國當局要佔領台灣。他認為,美國若能佔領台灣,就能控制東南亞海域的樞紐;如果美國在台灣有一支充分的海軍,美國就能控制中國的沿海港口,進而就能控制中國。當時由於美國南北戰爭,Perry將軍的建議就只能被放進檔案。後來美國轉為支持日本取得台灣,所以台灣割讓給日本,美國就是幫兇。馬關條約的條判,美國壓著李鴻章要割讓台灣,目的是要拉開日本與中國的關係,以台灣為餌,進行「以日制華」的戰略。這個戰略一直到1941年珍珠港事變爆發才破裂。

再1943年《開羅宣言》之前,還有一個背景,就是1942年美國成立遠東戰略小組,其成員George Kerr等人就提出了戰後台灣問題如何處理的意見。當時主張是要託管台灣,託管期間尋求台灣人政治領袖,經過住民自決,實現台灣獨立,但是這個意見沒有能夠被接受。

美國為什麼在《開羅宣言》答應把台灣、澎湖、東北四省歸還中國,當時遠東戰略小組背後還有一個考慮,就是如果當時美國不接受蔣介石的主張,以當時中國抗戰的民氣,重慶的抗戰領導中心可能會瓦解,造成中國戰場結束。如此一來,中國戰場的日軍就會加到太平洋戰場,加重美國軍事壓力;另一個可能,是中國戰場沒有瓦解,但抗戰領導中心就從重慶轉到延安,戰後美國就要跟延安接觸,美國寧願跟國民黨玩,也不要跟共產黨玩。到現在為止,美國並不承認台灣是屬於中國的,在《上海公報》中,只講到「兩邊的中國人都主張只有一個中國」,如果兩邊的中國人有一邊不主張,那《上海公報》就垮掉了。

《開羅宣言》指出:「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中有兩個名詞,一個是「竊取於中國」,當時《馬關條約》的中國是大清帝國;另一個是「歸還中華民國」,表示中華民國也是中國。現在國際上說台灣地位未定,說台灣不屬於中國,其實《開羅宣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承認大清帝國跟中華民國是繼承與被繼承關係,那麼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其實也是繼承與被繼承關係,只不過此繼承沒有完成而已。今天不管有效統治台灣的是中華民國政府,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台灣無論如何還是屬於中國的領土,經由《開羅宣言》確定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