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伊拉克的「平衡木」
美國總統歐巴馬11月初在白宮會見伊拉克總理馬利基,雙方討論了向近期安全局勢惡化的伊拉克提供武器、情報支援等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和伊拉克早已度過「蜜月期」,雙方「溫情不再」,因此馬利基此次訪美更多是討價還價。歐巴馬顯然不想再蹚伊拉克的「渾水」,但還要防止其過於親近伊朗。對於歐巴馬而言,伊拉克「平衡木」不好走。
會談聚焦安全
這次會談的中心問題是伊拉克近期的安全局勢。會談結束後,歐巴馬與馬利基在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發表講話。
歐巴馬說,他與馬利基就一系列經濟、地區和安全問題展開了磋商,近期「基地」組織在伊拉克活動猖獗,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雙方就如何打擊「基地」等恐怖組織展開了很多討論。
伊拉克近期安全局勢急轉直下,聯合國伊拉克援助團近日發表公報說,伊拉克10月死於恐怖襲擊和暴力衝突的人數為979人,另有1902人受傷。自2013年初以來,伊拉克境內平民死亡和受傷人數分別為近7000人和1.6萬人。
伊拉克安全局勢惡化的原因較為複雜。馬利基10月31日在華盛頓發表講話時說,恐怖組織捲土重來與中東北非動盪導致的政治真空有很大關聯,鄰國敘利亞的內戰也是誘因。一些美國專家則認為,海珊政權倒臺後,什葉派主導的伊政府未能處理好遜尼派的憂慮與不滿,也對伊拉克安全局勢惡化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馬利基處境尷尬
馬利基此訪的本意是向美國尋求幫助,但他面臨的重大問題是美國或許並不願意過多「摻和」,這讓他處境尷尬。
隨著美軍在2011年底撤出伊拉克,伊拉克在美國政治話語和新聞報導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低,甚至死亡數十人的系列爆炸襲擊也只被媒體一筆帶過。雙方關係不慍不火,11月初的會晤是自2011年12月以來,歐巴馬與馬利基首次見面。
馬利基離開巴格達前在機場對媒體說,此行的頭等大事就是尋求從美國購買進攻性武器,以打擊恐怖主義和武裝組織。不過,對於這一要求,美方有頗多顧慮。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安全問題專家安東尼•科德斯曼分析說,馬利基尋求美國支援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發展他自己的勢力。
根據白宮方面發佈的聯合聲明,歐巴馬和馬利基重申雙邊戰略夥伴關係,承諾將發展共同利益,支持一個穩定、安全和繁榮的伊拉克與中東地區。雙方認識到向伊拉克軍隊提供更多武器裝備的緊迫性。伊拉克方面表示,希望購買美國武器成為加強雙方長期關係的一個管道,並承諾將按照美國法律規定來使用這些武器。然而,美伊雙方並未立刻宣佈任何售武意向。
歐巴馬「小心翼翼」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歐巴馬不願蹚伊拉克的「渾水」,但伊拉克在美國的中東戰略中仍然佔據重要位置,讓歐巴馬不能對其完全忽視。
科德斯曼說,拋開油氣資源和地理位置不談,光是伊拉克在中東的站位就能對美國的中東戰略成敗及其盟友安全產生重大影響。美國顯然不希望伊拉克對伊朗依賴過多,或在敘利亞問題上與自己唱反調。因此,滿足馬利基的要求,向伊拉克提供武器與情報等援助將對美伊關係有益。
在支持馬利基的同時,歐巴馬還必須對其政府施加影響,儘量改變其政策取向,安撫伊拉克境內的遜尼派和庫爾德人,同時促使伊拉克改善與海灣國家關係。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