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50期】讓台灣創作在大華文市場繼續唱下去

楊渡
  
上周手癢寫了電視觀察之後,幾個文創界朋友要我一定得看《我是歌手》總決賽,他們想問我如何觀察此事。我是流行音樂的「業外人士」,僅能從創意產業的層面,作一個初步觀察報告。 
第一感想是:不知有多久了,我們未曾如此專注聽一個歌手,用心在唱歌;用生命在唱歌,用嘹亮歌喉,召喚一種古老的聽歌的喜悅。不用去計較名次了,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第一名。但每一個歌手,不是因為外貌,不是因為八卦,而是真的在「唱歌」,這才是最動人的。如果不是這個舞台,林志炫會在那裡?彭佳慧會做什麼?辛曉琪和楊宗緯呢?他們是不是要慢慢的在台灣消失?他們不是青春偶像,但歲月讓他們更滄桑更有韻味,他們還有機會被聽見嗎?
 
如果不是這個節目,如果不是林志炫,誰會記得周杰倫和方文山的〈煙花易冷〉有多好聽?誰會知道台灣曾創作如此優美的歌來詮釋古典詩詞?誰會知道台灣的詞曲創作有多棒?我們有沒有足夠的珍惜呢?
 

感到高興的是台灣的歌,被全大陸聽見了。感到悲哀的是:為什麼我們的電視彷彿只是消費歌手,要他們參加無聊的談話節目,要他們自爆穿什麼內褲,和男友一個月做愛幾次?
 

第二感想:人才輸出問題。這些歌手都是台灣培養的人才,實力唱將,可是台灣沒有好好用,沒有機會被用上,為什麼?是電視節目太爛?是電視台太混?是台灣品味改變太快,所以他們早就退出主流市場?可是他們在大陸卻變成一個被重視的明星唱將,為什麼?
 

關鍵在台灣市場太小,小市場只能容納某一種品味,而無法用更多觀眾,培養不同品味的觀眾。舉例來說,陳綺貞在台灣是小眾,可是在十三億的大市場中,她是都會小資的代表,都會小資可能不多,但整個大陸加起來就很多,她立即變成大眾。林志炫、彭佳慧可能不是大眾,但他們的歌聲,吸引大量的人。
 

市場的大小,會決定它可以包容多大的內容、多少的人才。台灣已成小眾的好歌手,卻是未曾被好好開發的大陸市場的大眾。大陸的文化市場剛剛開放,它有太多機會,等待台灣的人才去創造,去開發了。人才輸出,對台灣有百利而無一害。
 

第三:一個大華文市場的時代來臨了。
 

多年以前,公廣集團要成立時,當時有一個理由認為,唯有結合無線三台的資源,將幾個電視整合成大資本,才能將台灣的公共電視,變成英國的BBC。當時我的反應是不可能,因為BBC靠的不只是資本和人才,而是全世界的英語市場。如果沒有全球英語市場,BBC再厲害,也無能為力。而公共電視要變成BBC,唯一的機會是:全球華文市場。這一次,只要看看湖南衛視以及十三億人口所形成的觀眾與利益,就知道這個華文市場的力量。

它足以支撐起:一,一個巨大的廣告消費市場,二,多個不同文化品味的分眾市場。
 

這個概念,我們可以用Bob Dylan的全球巡演為例。他全世界走透透,流浪演出,尋找自己的支持知音,這些知音散布全世界,絕對不是大眾,但全世界加起來,足以支撐他的全球之旅。如果只靠美國市場,Bob Dylan就無法如此了。同理,如果一個歌手在台灣不是主流,但全大陸加起來,足以支撐夠大的市場,他的全中國巡演就足以形成一個新興的市場。
 

台灣文化界看《我是歌手》,不是嫉妒它,不是自卑自怨,而是正視它的現實,趁著大陸創意產業尚未成熟,正在努力吸收外來資源的此刻,趕緊用台灣較成熟的軟實力,去卡位,去結合,去創造,去打下十三億市場的江山。文化不比經濟,它是需要蘊涵的。有這個人才蘊涵的台灣,不應該自閉自限了。
 

別讓那些政治口號影響你的判斷。最愛台灣的方式,難道不是讓台灣的創作在全世界發光?在全中國被傳唱嗎?
 

對台灣的流行音樂來說,現在可能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大陸是一個商業廣告商機已經成熟,但音樂創造力還未成熟的市場;而台灣是一個創造力非常飽滿,但商業廣告逐漸縮小的市場,這兩者互補起來,對台灣流行音樂是最有利的。
 

發揮台灣七〇年代那種一卡皮箱走天下的開創精神,去打天下,這才是台灣創作充滿活力的發光的所在。
 

以上是我的初步觀察報告。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自中國時報)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