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幾何?
![]() |
美國國務卿克里4月12日訪問南韓, 與南韓外交部長官尹炳世舉行會談。 (圖:新華社) |
美國國務卿克里4月15日結束了上任後的首次東亞三國之行。克里先後與南韓、中國大陸和日本領導人就雙邊關係、合作前景、地區局勢等重要議題進行了探討。
分析人士指出,在東北亞局勢敏感時期,克里此行主要與有關方面溝通與對話、收集資訊,並沒有貿然提出激進主張。這說明在當前複雜的背景下,美國對亞洲三個國家的態度比較謹慎。
南韓:願與北韓對話
克里4月12日首先抵達南韓,分別與總統朴槿惠和外交部長官尹炳世舉行會談,就朝鮮半島局勢、《韓美原子能協定》修訂、朴槿惠5月訪美等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
克里表示,為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美國願意同北韓進行對話,但對話前提是北韓必須遵守國際義務。他強調,雙方的對話必須要有誠意,美國不會「為了對話而對話」,若北韓違反相關國際約定,美國原則上不會再向北韓提供援助。他重申,美國決不承認北韓為核國家,並會在北韓問題上與南韓緊密合作。
對於韓美同盟,克里表示,如果有必要的話,美國具有保護盟友和自身的防禦能力。朴槿惠當天在青瓦台會見克里時也表示,當前朝鮮半島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但韓美同盟十分牢固。
尹炳世表示,推進「朝鮮半島信任進程」是南韓政府的對北韓基本立場,南韓希望北韓方面能對南韓政府此前提出的對話解決方案作出回應。
儘管韓美雙方都作出了願同北韓對話的表態,但分析人士指出,這兩種「對話」有較大區別。克里明確表示,美國的對話以北韓展現出誠意和履行國際義務為前提,即以朝鮮半島無核化為對話條件。相比之下,南韓政府提出的對話則是在施壓與對話並行的「雙軌」框架內更側重於對話。
中國:推動雙邊合作
4月13日克里訪問中國大陸。當天,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強、國務委員楊潔篪分別會見克里,外交部長王毅與克里舉行會談。作為美國對華關係決策者之一和主要實施者,克里訪問中國大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習近平在會見克里時回顧了不久前他和歐巴馬通電話時達成的共識,即共同致力於建設中美合作夥伴關係、探索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習近平指出,要走出一條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之路。
王毅在和克里會談時說,要把兩國元首的重要共識轉化為具體政策和實際行動。兩人還表示,要規劃好下階段兩國關係發展的「路線圖」。分析人士認為,克里此訪本身就是規劃「路線圖」的一部分。克里訪華之後,中美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領域的交往將全面展開。
此外,朝鮮半島局勢也是克里訪華議程的內容之一。中方傳遞的資訊清晰明確。李克強說,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相關各方都要負起責任、承擔後果。在半島和本地區挑事生事,會損害各方利益,也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王毅強調,中方的立場堅定不移,那就是不管出現什麼情況,都必須堅持半島無核化,堅持維護半島和平,堅持對話解決問題。他敦促有關各方不要再採取任何導致局勢緊張升級的行動。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認為,在朝鮮半島局勢烏雲密佈之時,美國國務卿訪華與中方交換意見,中方也繼續發出信號:中國願同包括美方在內的有關各方一起,為朝鮮半島無核化與和平而努力,為對話解決問題而努力。
日本:加強與美協調
克里4月14日抵達此行最後一站日本,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舉行會談。次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克里進行了會談。
克里與岸田的會談主要涉及朝鮮半島局勢、駐日美軍基地遷移、網路安全、氣候變化及中東局勢等議題。岸田表示,希望與克里就亞太地區形勢交換意見,確認日美同盟可以發揮的作用。克里說,美日同盟是地區和平與安全的基石。
日美外長還同意與中國等有關國家進行合作,在朝鮮半島無核化方面採取具體行動。岸田說,我們絕不容忍北韓擁有核武器。克里說,北韓應當認識到,挑釁行為將導致進一步陷入孤立,我們準備與北韓進行談判,北韓應以負責任的姿態參加談判。
分析人士認為,日美外長在會談中闡明了強硬立場,爭取達到敦促北韓停止挑釁言行的目的,但是雙方未能拿出具體對策。
此外,日美外長討論了駐日美軍普天間基地遷移、駐沖繩美軍陸戰隊遷往關島等問題。分析人士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自稱「日美同盟的信賴關係已經完全恢復」,但如普天間基地遷移問題不能得到解決,日美同盟關係就不可能牢固。(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