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選舉後的民主道路
■ 霍媚
馬來西亞第十三屆全國大選在一片爭議聲中結束,雖然國陣取得未來五年的中央政權,但選舉期間的舞弊現象包括幽靈選民、防止重複投票的不褪色墨汁出現問題、選民舉報有人代其投票等,加上選後成績國陣只取得47%得票,但納括133個國會議席組成政府,而反對陣營民聯雖然得51%票數,卻只取得89個國席的情況,繼續執政的國陣顯得「名不正言不順」。
贏取政權卻失去政治道德的國陣在選舉後,歸咎這一場大選仍是「華人海嘯」,是華人選民不滿國陣而掀起的浪潮,讓以華人選民支持為主的民聯成員黨─民主行動黨從中得益,議席大增,造成「華人在野」與「馬來人在朝」的政治現象。這個說法讓全馬人民非常憤怒,因為這是一場全民跨族群要求改革選舉,卻在事後被族群主義政黨描述為族群分野的政治賽果。
民聯在大選後於全國各地發動名為「人民之聲、聖潔之聲」大型集會,抗議選舉不公。率先在雪蘭莪州舉行的集會吸引12萬民眾出席。在集會上,我看見有華人拿著伊斯蘭教黨的旗幟,馬來人穿著行動黨的衣服,這在較早的選舉或是社會氛圍是很難想像的情景,因為華人社團對伊斯蘭教黨或建立伊斯蘭教國是非常敏感甚至恐懼,或是大多數馬來人一直視行動黨為族群主義份子。
接下來在檳城、霹靂、彭亨州舉行的黑色集會,出席人數從3萬至12萬,不同族群的出席者在集會上手持「saya bukan Cina, saya Malaysian」(我不是華人,我是馬來西亞人)、「Malayu,Cina, Indian, We are Malaysian」(馬來人、華人、印度人,我們是馬來西亞人)、「Ini bukan Tsunami Cina, Ini Tsunami RAKYAT MALAYSIA! 」(這不是華人海嘯,這是全民海嘯!)等標語,用現身說法反駁國陣所謂的華人海嘯論。為避免選舉焦點轉移至族群對立,各族網民在社交網站上呼籲朋友不要渲染族群課題,要聚焦在選舉不公、民主人權和政策議題上面。
大馬人民無法做到「五月五,換政府」,也沒有「改朝換代,告別腐敗」,在選舉成績揭曉後,人們對國家前往民主道路的前景感到傷心和失望,但反對聯盟和民間社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反應過來,除了用選舉數據反駁國陣的說法外,也舉辦大型集會和各種政治講座等,向民眾傳達繼續奮鬥和改革的訊息。各族人民也意識到跨族群工作的重要性,也願意對此作出努力,像是呼籲多結交更多不同族群的朋友。
雖然民間輿論認為國陣贏得政權失去民心,各族也因此更團結,但我認為大馬前進民主的道路只走了一半,因為國陣長久「耕耘」的族群分治已經滲透到社會各階層,像是前上訴庭法官諾阿都拉(Mohd Noor Abdullah)就在選後公開演講時警告在大選中「背叛」馬來人的華人必須準備好面對馬來社會的報仇。反對陣營民聯和民間社會必須花更多時間消除各階層,尤其是主導社會的精英階級的族群偏見。同時,在跨族群運動的當兒,也必須反省在選舉期間外界對外勞成為選民發出的歧視聲音,甚至動手打人的事件,避免把跨族群的張力轉移到更低階的移工身上。
最後,大馬選舉的得票與議席獲得不符比例,主要是歷年來選區劃分出現問題,選區大小懸殊造成選民人數極大差距,以本屆選舉來說,像是最大的國會選區加埔(Kapar)有14萬多選民,最小的國會選區布城(Putrajaya)只有1萬多選民,以致無法發揮「票票相等」的價值。民間組織例如深具影響力和號召力的「淨選盟」未來要做更多工作,集結群眾推動繼續推動選舉改革,讓下一屆選舉可以更公平和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