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26期] 奇觀建築與真實社會

霍媚

1988年至1997年,在發生東南亞金融風暴之前,馬來西亞的經濟領域取得高度發展,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增長超過8%。馬來西亞也是石油輸出國之一,第四任首相馬哈迪在執政時期,大馬行政機關從國油所獲得的經濟收入高達1690億馬幣。馬哈迪個性好大喜功,在政期間積極推動多項大型建設,如:雙峰塔( Twin Tower/KLCC )、檳城大橋、德孟莪水壩( Temenggor )、肯逸水壩( Kenyir Dam )、巴貢水壩( Bakun Dam )、峇都水壩( Batu Dam )、新古毛水壩、馬新第二通道、巴生港口、吉隆玻國際機場( KLIA )、檳城機場、普騰、馬航、柏華嘉公司(Perwaja) 等等。國家經濟表現一枝獨秀,政府推動號稱世界第一流建設的大型計劃,這些都市中的奇觀建築( spectacular ),令國人或外國人有大馬正步入「先進國」的錯覺。

馬來西亞觀光局在台辦事處的網站在2007年舉行「戀戀馬來西亞」遊記文字創作比賽,有一位作者就寫道
高中的世界地理課本曾這樣分類──世界上的國家可以分為已開發、開發中、未開發國家,我很好奇是以什麼作為依據?我不了解,只是當我來到 Putrajaya (布特拉再也行政中心)時, 再次感慨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太多太多,盡信書,不如無書…Putrajaya 到處都是極具特色、充滿對稱性的大型建築,很難想像這些全都是政府機關…Putrajaya 的介紹很容易找,只是在我閱讀種種資料之前,腦海中早已先被它壯麗到幾近奢華的夜景塞滿了,它原先是什麼、又花了多少大馬政府的公帑,我不太關心。
上述的一段話,可以窺見馬哈迪時代的大馬,成功透過奇觀建築來塑造國家富強的形象,上至官員下至遊客,都對奇觀建築深深入迷。建築除了可以彰顯國家財富,修飾官員門面外,也是政客們重要的政績評鑑。然後,大馬真正的經濟成長與偉大的建築奇觀,和平民的日常生活存有很大差距。大馬在1988-1997年,甚至是到目前為止的經濟成長,事實上國民從中獲得的利益分配與國家大筆出資建設奇觀是有很大差距。以華人新村為例,從第2大馬計劃(1971-1975)至第7大馬計劃(1996-2000)的30年內,新村只獲得1億2000萬令吉或每年400萬令吉的撥款,平均每個新村每年只獲得8850令吉(新台幣約85000元)。從1970年代至今,大多數華人新村仍然面對缺乏農耕地及房屋地契問題、失業和教育水準低落(與城市比較)等處境,許多村民選擇成為國際勞工(多數為藍領)來改善家庭經濟情況。當政府花費大筆財政收入興建各項建築奇觀時,底層的國民卻是飽受經濟壓力,國家的經濟蛋糕只願意建造看得見的建築,卻不願意分給飢餓的人民。當我們驚嘆某某建築宏偉壯觀時,請大家也來思考與建築物質距離很近,但生活遙不可及的人民,他們到底從中獲得什麼社會福利?我想宏偉的建築物,也許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想法與生活感受!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