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期】台灣醫生:我為何選擇在大陸就業

臺灣醫學專才胡珀元

臺灣醫學專才胡珀元

採訪/傅敏

「沒有問題了吧?我可能要先走了,因為我還有一台手術要做。」上午9點40分,1小時的採訪後,穿著一身白大衣的台灣醫生胡珀元,匆匆趕去做下一台手術的準備工作。

「大陸能夠為我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台,有利於我自身的進步和提高。」胡珀元說。

今年3月,第十二屆台灣專業人才廈門對接會上,胡珀元教授與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廈門市心臟中心)正式簽約,開啟了他在大陸全新的事業歷程,也成為福建省心血管界首位全職引進的台灣特聘專家。

早年畢業於台灣大學,之後赴美國進行心血管外科的系統培訓,胡珀元曾任台灣多家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擅長心外科搭橋、瓣膜病變、先天性心臟病等微創手術,在心室重建、心臟移植等末期心臟衰竭手術、ECMO(人工心肺)相關研究等方面也有較深造詣,是心血管界難得的複合型人才。

「台灣的醫療資源相對較豐富,醫院多病人少。醫生需要有複雜病例的治療,經過積累,才能走向成熟。而大陸就不一樣,人口基數大、醫療機構平均密度不高,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胡珀元說。

在從北到南考察了大陸諸多城市的多家醫院後,胡珀元最終選擇了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胡珀元說,該醫院緊跟學術尖端、與國際無縫接軌的理念讓他心動,也讓他看到了自己未來的發展前景。

「廈門很像更新的台北,充滿朝氣與活力。」胡珀元說,廈門和台灣語言相通,風俗相近,讓他可以「無縫融入」。

「我經常跟患者用閩南語溝通,這很棒,很快拉近了我與他們的距離,他們對我也很信任。」胡珀元說。

據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院長王焱介紹,雖履新才2個多月,但胡珀元已經適應了這裡的工作節奏並迅速進入角色,作為心外科學科帶頭人成功開展了多例高難度心外科手術,患者均恢復良好。

胡珀元說,每次自己做完八九個小時的手術,能讓病人之後回歸正常人生活,這讓他充滿成就感。

對於自己的發展規劃,胡珀元坦言,壓力很大,但更多的是動力。「我所在的科室有很多年輕醫生,希望能為他們提供很好的途徑,讓他們在原有良好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造福兩岸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