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會報告,刷一下網頁,查一下資料,收一下郵件,回去做一下數據,點開微信回應一下,再回去貼圖表……當今時代,讓大腦只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已經近乎不可能了,似乎人人都在「多任務工作」。
今天你遭遇「多任務工作」了嗎?
在北京某大型傳媒公司工作的李葉對「多任務工作」深有感觸。「我的工作是運營這塊兒,但是每天還得參加各種各樣的會議;有回不完的郵件;得了空閑還得刷微信朋友圈、逛逛購物網站。」李葉說,在這種「永遠在線的多任務處理」的挑戰面前,他努力地斷斷續續地抓住片刻安寧,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或智能手機同時處理多項任務,試圖與湧向自己的信息流保持同步。
「從一項工作切換到另一項工作,我只需要一秒鐘。」做金融理財顧問的劉女士對自己能同時進行多項工作任務的能力很是引以為豪。每天一上班,她就自動進入多任務工作模式,開早會,分配任務,瀏覽並回覆郵件,與客戶溝通保持聯繫,除此之外還得抽時間處理生活上的事情。劉女士說自己就像個永遠不會停歇的陀螺,每天一睜開眼就開始了高強度的旋轉。
「多任務工作」的狀態在今天的職場上已經很常見,特別是隨著智慧手機等移動通訊終端設備的普及,幾乎所有的職場人都在「多任務工作」。
多任務工作是有成本的
「同時進行多個任務,從一個任務切換到另一個任務,當然需要成本。」劉女士說,比如開車時聽著交通報告想著行車路線,做晚飯時講電話,為花園除草時計劃假期等這樣的事情,已經是機械性的了,不需要切換成本。而工作中,比如敲擊鍵盤瀏覽文件、給一個文檔重命名等,長時間的熟練工作,也已經變得機械性。但是,當她在進行一項複雜的工作時,切換任務到別的工作中,再回來就不是那麽簡單了。
有研究顯示人們對切換小任務很在行。在短時間範圍內的切換,似乎和我們的兩個大腦半球有關。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並行處理兩個獨立任務。對大的切換,我們應該考慮切換成本。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對這個問題作了總結,報告指出,工作中如果被打斷3分鐘,需要用23分鐘的時間才能回到正常工作中。頻繁切換工作任務,會影響工作效率。「少則幾分鐘,多則幾個小時,這些都是切換任務的時間成本,甚至連接電話這樣的小中斷,也是需要時間來恢復的。」劉女士說。
排除干擾,讓工作有序進行
有研究表明,大腦是否可以負擔多任務工作,與工作的類型有關。在高強度的工作中,一般認為集中注意力更有利於任務的解決,但在工作強度不大,或者在休閑時間,同時進行多項活動,比如一邊看電視一邊玩手機,只要持續時間不長,並不會產生明顯的負面作用。
但如果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經常保持多任務工作狀態,由於人們總是想努力完成每一項任務,長此以往容易導致壓力積累、大腦信息處理能力下降。
打開的圖標、越來越多的提醒、朋友的嘮叨……如果電腦屏幕上的種種已經開始讓你吃不消。電腦以外的干擾你可能不能控制,但是電腦屏幕上的干擾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你完全可以關上一些暫時不用的功能、屏幕,過濾掉能分散注意力的信息,讓大腦回到「專一」模式中來,從而保證合理的分配以及適度的時間。或許改善思維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就在其中自然而然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