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期】中國大陸為何開放美國牛肉?

trump-steak文編/王觀生

近日,大陸政府宣佈今年7月要開放美國牛肉的進口,這個訊息引起了大陸消費者的關注。陸媒《北京青年報》刊登了一個專題報導,針對目前大陸的進口牛肉市場、消費者購買牛肉的價格,以及大陸本土牛肉的出路等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該報導指出,大陸之前進口美國牛肉,已經是13年前的事情了。在2003年之前,大陸進口牛肉中三分之二都來自美國。不過自從2003年底美國牛肉和牛肉產品被檢測出牛腦海綿狀病感染(即俗稱的「狂牛症」)後,大陸頒布了對美國牛肉的進口禁令。

2015年中國大陸的牛肉市場規模接近手機市場規模。

2015年中國大陸的牛肉市場規模接近手機市場規模。

然而,美國牛肉無法進入大陸市場的這13年,也正是大陸牛肉進口飛快增長的時期。目前中國大陸是全球牛肉消費需求增長最快的市場,也是全球第二大牛肉進口國。數據顯示,去年牛肉進口量達到82.5萬噸,金額約26億美元。而大陸之前向美國牛肉開放的最後一年,即2003年,全年牛肉進口量僅為1500萬美元。如此爆發式增長,自然讓美國牛肉對即將重啟的中國大陸市場充滿了幻想。

據報導,大陸目前無論是商場超市還是農貿市場,基本都有國產牛肉和進口牛肉可以買到。進口牛肉的產地來自於巴西、烏拉圭、澳洲、紐西蘭等地。農貿市場上大多進口牛肉最大的特點就是價格便宜,這與其他很多食品中進口貨價格遠高於國貨的情況恰好相反。

事實上,進口牛肉價格遠低於本土牛肉早已不是什麽新鮮事,很多逛過美國超市的人都知道,每磅不到2美元的牛肉在那裡很常見。不過,進口牛肉雖然價格便宜,但進口牛肉全部是凍肉,而本土牛肉則既有凍肉也有鮮肉可供選擇。但即便同樣是凍肉,進口牛肉的價格也遠低於本土牛肉。

美牛進口的影響

大量進口牛肉湧入對大陸本土牛肉的影響顯著。大量湧進來的便宜牛肉拉低了本土牛肉價格,這是經營牛肉的商販最直接的感受。一方面,大量進口牛肉豐富了市場,牛肉不再那麽緊俏,價格自然鬆動;另一方面則是在進口牛肉的低價格面前,本土牛肉不得不適當降低價格。

面對價格更為便宜的美國牛肉,大陸本土牛肉的養殖成本甚至比美國牛肉的市場售價還要高,那麽未來大陸本土牛肉會遭遇多大的麻煩?

有些本土牛肉供應商認為,重新開放美牛進口對大陸市場的衝擊並沒有想象那麽大。原因是大陸牛肉市場近幾年已經迎來了好幾個世界級牛肉大國的進口高潮,無論澳洲還是巴西牛肉,都沒對大陸牛肉產業帶來顛覆性的影響,所以美國牛肉的到來也沒那麽可怕。

中國大陸的牛肉生產量雖然排名世界第五,但其人均牛肉需求仍然不足,需要大量進口。

中國大陸的牛肉生產量雖然排名世界第五,但其人均牛肉需求仍然不足,需要大量進口。

中國大陸養的牛到底多不多?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給出的答案不一樣。有人說多,根據大陸農業部的統計,存欄牛達到4000多萬頭,這一數字比澳洲的2400多萬頭還多了不少。但是按照大陸人口折算,其實大陸的養牛數遠遠不足,形成了巨大的供應缺口。有專家就認為,大陸的牛肉整體來說還屬於供應短缺的狀態,因此可以容納更多的進口牛肉。

不過該報導指出,隨著大陸對越來越多養牛大國打開進口牛肉的大門,真正受衝擊最大的並不是本土的養牛業,而是走私凍牛肉。近年來,通過走私管道進入大陸的牛肉數量驚人,其實也是衝擊本土牛肉的最大因素之一。目前從國外走私到大陸的牛肉基本都是凍肉形式。

走私之所以猖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價格優勢。但如果美國牛肉進來後,其正規管道進口的價格可能也就是這個價格甚至還要低,那麽走私牛肉的生存空間就會被大幅擠壓。從這個角度說,走私牛肉未來受美國牛肉的沖擊可能比大陸本土牛肉還要大,甚至反而對於本土牛肉的市場還有好處。

美國牛肉的價格優勢

為什麽美國的牛肉價格會比大陸本土低那麽多,原因自然是美國養牛成本明顯低於大陸,但這其中的原因在哪裡?

規模化飼養減少了牛均成本是重要原因。目前大陸的肉牛大多數還是散養在農戶家中,每戶幾頭牛的飼養方式大大提升了飼養成本。而在國外養牛發達國家的牧場中,上千頭牛只需幾個人管理的模式非常普遍,美國甚至有28人養25萬頭牛的規模化牧場,成本自然降低。對此,有大陸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大規模養殖肯定是大陸養牛業的主要形態,但這其中涉及土地流轉等很多現實問題。

但是,除了一方面要加大肉牛養殖的規模化,另一方面有專家也認為要打通從牧草和飼料種植到肉牛養殖再到後端牛肉加工、銷售的整條產業鏈,有效降低全過程的成本,才能與養牛發達國家的產品相抗衡。

「冷鮮」或是大陸本土牛肉的唯一出路

全面實現養牛產業化是個漫長道路,無法一蹴而就。那麽對於眼下已經到了家門口的低價格的進口牛肉,大陸牛肉該如何應對呢?對此,多家成規模牛肉供應企業的人士都表示,冷鮮肉將是大陸牛肉與國外凍牛肉競爭的最大優勢。

顯然,冷鮮肉無論從營養價值還是口感上都優於凍肉,但其劣勢就是價格高,只能滿足一部分消費者的需求,但也正是這種價格差異消化掉了大陸養牛成本的劣勢。而且行業預測,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冷鮮肉的需求會越來越大。

不過據業內人士介紹,發展冷鮮肉對於技術實力的要求比凍肉高得多,這恐怕是「冷鮮化」在短期內未必會被多數大陸本土牛肉供應商採用的原因。另一方面,即便本土肉類供應商採用了先進的「冷鮮化」包裝,但是否能夠保證產品在未來銷售期間始終保持0至4攝氏度的完整冷鏈也相當重要。這對於冷鮮肉來說,不僅存在著技術難題,同時也意味著高成本。

大陸進口牛肉市場的「三國時代」

0CyZIa01其實,大陸一直是世界幾大牛肉出口國緊盯的目標,而且競爭激烈。巴西和澳洲是目前大陸進口牛肉的兩個最大來源國。澳洲向大陸的牛肉出口在2015年曾達到峰值,年交易額達到10億澳元。不過此後由於乾旱問題,澳洲政府限制了養牛數量造成供應下滑,限制了對大陸的出口數量。2016年澳洲對大陸牛肉出口驟降至6.7億澳元,下滑幅度達到40%。正是借助這一機會,去年巴西對大陸的牛肉出口份額上升至第一。

但是巴西牛肉也好景不長,今年早些時候,巴西警方調查發現當地多家企業存在售賣過期變質肉類食品的違法行為。為此,今年3月份大陸商務部表示,作為巴西肉類最大的進口國,大陸對巴西肉類出現質量問題表示高度關切,已臨時採取措施暫停進口巴西牛肉。

在這種形勢下,如果美國牛肉進來,大陸牛肉市場的格局肯定又要生變,之前雙雄爭霸局面將會變成三國演義。有業內人士介紹,美國牛肉價格在全球都是比較低的,比澳洲和紐西蘭還要低。因此隨著大陸將放開美國牛肉進口的消息傳出,澳洲方面已經開始感到緊張,擔心自身的市場份額遭受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