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浩瀚的宇宙充滿了好奇與幻想。人們通過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媧補天等神話傳說來寄托他們對宇宙的嚮往和追求。改革開放為中國大陸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開會議,作出實施大陸載人航天工程的戰略決策。
這項工程後來被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由神舟號載人飛船系統、長征運載火箭系統、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飛船發射場系統、飛船測控與通信系統、航天員系統、科學研究和技術試驗系統等組成,是大陸在20世紀末期至21世紀初期規模最龐大、技術最復雜的航天工程。
神十飛天 ── 中國大陸載人航天開啟應用時代
6月11日,伴隨著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中國大陸航天人第五次奔向浩渺的太空。
從2003年至今,大陸載人航天飛行已經走過了整整十年的歷程。自楊利偉到王亞平,10名航天員先後開啟了多彩的太空之旅。
王亞平:兩年沒逛過一次街
像大多數航天員一樣,王亞平出生在農民家庭,自幼勤習農活。高中畢業那年趕上空軍招收第七批女飛行員,原本想當醫生或律師的她被女飛行員職業深深吸引,一路過關斬將進了軍校。而與9年的飛行員生涯相比,航天員訓練是更大的挑戰。
2010年5月,王亞平通過層層選拔,成為大陸第二批航天員中的一員。最初,她的超重訓練一直沒能突破二級,身體的極限讓她難以承受。她急得不行,一面向「老大哥」們討教,一面加班加點增強心血管和肌肉練習。第二年,訓練成績達到一級。
「神九」乘組選拔,成績同樣優秀的兩名女航天員最終只有一人能成為大陸首位飛向太空的女性。王亞平以微弱之差落選。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記得,王亞平幾乎沒有停頓即投入到後續訓練中,那麼平和,那麼堅強。
這一次,伴隨「神十」遨游太空的王亞平,在距離地球300多公里的地方向青少年講授太空失重環境中的物理現像。
飛行中,王亞平還負責飛行器狀態監視、空間實驗、設備操控和乘組生活照料。飛船與目標飛行器實施交會對接時,作為備份操作手,她要在每一條指令發送前準確判讀數據,對操作進行提醒和讀秒。千百次訓練和兩年多的等待,這是她一直為之準備的時刻。
兩年航天員訓練,王亞平幾乎沒有逛過一次街,與丈夫散散步、看場電影也成了一種奢侈。因為對於航天員來說,訓練就是他們的生活。
這樣的生活,王亞平經歷了兩年,而她的同伴聶海勝、張曉光等大陸第一批航天員已堅持了15年。
張曉光:15年等待後的新使命
這15年對張曉光來說,似乎只有等待。
現年47歲的他被稱為「神十」團隊裡的「開心果」,熱情、開朗,愛開玩笑,有他在,氣氛就特別輕鬆。但這些笑容背後則是汗水和淚水:一次次參加選拔,一次次抱憾落選,一次次為戰友祝福、壯行,一次次把自己關進辦公室默默獨坐,張曉光流過淚,擦乾眼淚又進了訓練場。
「神十」飛行中,張曉光的主要任務是輔助指令長實施手控交會對接,確保指令發送的時效性和準確度。作為交會對接的備份航天員,他在地面進行的模擬訓練已經超過2000次。太空授課環節中,他還將擔任攝影師,用手持攝影機拍下授課畫面,即時傳回地面。
聶海勝:二度上天
2005年那個秋季,聶海勝在「神六」飛行中度過了115個小時。8年後執飛「神十」,他以48歲的「高齡」成為大陸飛向太空的最年長航天員。
從15年前進入大陸航天員大隊開始,聶海勝的各項訓練和體育鍛煉從未間斷。面對每一次新的任務,選擇一如既往——學習理論知識、苦練操作技能、參加乘組選拔,他入選了自神舟五號以來每一次任務的飛行梯隊。
從試驗性到應用性飛行
王亞平和張曉光是幸運的。就舒適度而言,如果把楊利偉當年乘坐的神舟五號飛船比作普通汽車的話,他們第一次乘坐的「神十」就可以算作是高檔轎車了。
不僅僅是舒適度。載人航天工程發展21年,載人飛行10年,先後突破了天地往返、空間出艙、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在此基礎上,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和神舟飛船技術狀態得以固化,形成了可實際應用、可載人的高可靠性安全性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神舟十號是這一系統的第一次應用性飛行,這意味著大陸載人航天在經歷多次試驗性飛行之後,迎來了以開展空間科學實驗為主要內容的應用時代。
對於航天員而言,這同時意味著,他們不再僅僅是飛船的「乘客」,而是以在航天器內開展科學實驗和技術實驗為主要職責的工作者。開展載人航天已近半個世紀的美俄等國飛行乘組通常由職業航天員和隨船工程師、載荷專家共同組成,大陸載人航天活動仍處於初期、尚未面向普通人群選拔航天飛行參與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王亞平、張曉光和同伴們不僅要「駕駛」飛船,還承擔了隨船工程師和載荷專家的角色。
這一切,都為在2020年前後建成空間站的目標奠定著堅實的基礎。努力過程中,大陸航天事業最為寶貴的財富,便是一批年輕有活力的航天人才隊伍。
資料顯示,「八零後」王亞平是大陸最年輕的航天員。而在載人航天工程的各系統中,30歲左右的設計師已經成為技術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