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蛟龍」新征程
【本報訊】遙遠的太空、深邃的海洋和地底深部既蘊含著豐富的未知資源,又是至關重要的戰略空間,已成為世界強國科技角逐的熱點。近年來,中國大陸科技界也加大了研究、探測深空、深海、深地的力量。
2012年6月27日,中國大陸自主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7000公尺海試,在7000公尺深度順利進行了取樣、測繪、攝像等多項作業。這標誌著中國深海載人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實現了新突破和新跨越。
認識地球是人類的共同目標。深海大洋作為地球內層空間,是我們認識地球的一個重要領域。對從事國際海域活動的意義,可從資源、科研、環境、深海技術四個方面進行說明:
從資源角度看,國際海底蘊藏著人類發展所需的豐富資源,除多金屬結核、富鈷結殼、多金屬硫化物等礦產資源外,生物基因資源、空間資源等都對人類發展有重要意義。從科學角度看,通過大洋科考活動不斷加深對地球內層空間的認識瞭解,對更好地保護和科學利用地球資源具有重要意義。另外,深海科研對解決當前的一些前沿科學問題非常關鍵。從環境角度看,深海環境問題的解決也離不開深海研究的不斷深化。
近幾年國際海域的環境問題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關注點集中在國際海域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深海特別是極端環境下的生物基因資源利用。深海活動越深入,對保護深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越有利。從技術上來說,深海技術代表了海洋技術的最前沿和制高點。通過參與國際海域活動,可以提高海洋領域的技術水準和創新能力。
蛟龍新征程
屢創深潛佳績的大陸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又將開始新的征程。從今年6月初起,它將轉入試驗性應用階段:第一航段主要在南海特定海域開展定位系統的試驗,同時兼顧南海深部科學計畫開展科學研究;第二航段主要在中國大洋協會多金屬結核合同區進行海底圖像剖面調查和取樣,為深海底棲生物多樣性和結核覆蓋率估算提供圖像資料和樣品,同時開展常規環境調查,收集環境基線資料,履行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的《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義務;第三航段計畫在西北太平洋富鈷結殼資源勘探區開展近底測量和取樣,為參與海山區環境管理計畫提供技術支撐。
深海大洋是認識地球的重要領域
無論是從資源、環境還是科研、技術來看,深海科研都意義重大,從3000公尺到7000公尺,從南海到西北太平洋,隨著蛟龍號深潛紀錄的不斷刷新和科研範圍的逐漸擴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將目光投向遙遠的深海。著名海洋地質學家中央研究院汪品先院士曾經說過:「一旦透過幾千米的水深看到了大洋的真面目,回過頭來才能明白自己腳下大陸的真相。」深海大洋不僅是人類瞭解地球亟待填補的空白,其廣袤的空間和豐富的蘊藏也為人類社會發展展現出誘人的前景。
海洋活動小知識
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世界海洋可劃分為各沿海國管轄領域、公海和國際海底區域,後兩者統稱為國際海域,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所說的深海大洋,簡稱深海。如果從深度上講,國際上對深海的定義則是1000公尺以上的海域。與沿海國管轄海域內活動主要遵循各沿海國法律不同,國際海域活動主要按照國際公認的法律制度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