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期】大陸醫保如何「漫遊」?

採訪/羅鑫、白旭

在湖北武漢打工多年的鄂州農民工黃紅宇發現,雖然自己的戶籍還沒有遷入武漢,社保也是在老家辦理,但在武漢一些三甲醫院看病住院,已不用多次往返參保地和就醫地開證明和蓋章,並能在就醫地刷社保卡即時結算醫療費用。

黃紅宇說,「前幾年自己生了一場大病,當時在武漢住院還需支付全額資金,手頭拮据,四處籌錢。看完病後整理病歷與憑據回老家審核報銷,期間因相關要件準備不齊全,來回折騰了好幾次,既費時又費力。」

黃紅宇的經歷是大陸推進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即醫保「漫遊」的一個縮影。近年,隨著大陸社會經濟發展,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醫保「隨人走」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呼聲。

湖北黃岡蘄春40多歲的徐小智因基層醫院技術、設備等條件有限,轉診到武漢大學醫院,不僅迅速得到確診,而且經過3個多月的治療,病情已明顯好轉。

「沒想到自幾年前起每年繳納的百餘元醫保費,在自己身患重病、急需救治的關口,發揮了大作用。」徐小智說。

徐小智家裡上有老、下有小,全家生計靠打工維持,積蓄微薄。確診患上癌症後,他倍感絕望。「得知醫保可以報銷部分醫療費用,即使在外地大醫院也可以使用,讓我看到了生的希望。」徐小智說,「更欣慰的是,醫保通過縣醫保局核准後,在武漢住院的幾萬元人民幣醫療費可即時結算,並報銷了近一半。」

「異地就醫聯網結算等工作讓醫療技術薄弱地區有疑難雜症、重大病患需要異地轉診的群體,能更加便捷地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給一些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生的希望。」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保辦公室主任曾紅莉說。

幾年前,湖北襄陽的張阿姨退休後搬到武漢和兒子一起生活,由於患有心臟病經常需要住院治療,報銷醫藥費困擾著她。湖北實現省內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後,她不再為報銷醫藥費發愁。

「現在每次在武漢住院,不必先自己墊付費用,也省去回參保地遞交報銷材料的開銷,更重要的是省去了繁瑣的報銷手續。」

武漢大學社保研究中心教授向運華指出,在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速背景下,父母隨遷子女的情況會越來越多,這部分人普遍年紀大、醫療負擔重,異地就醫報銷時的「跑腿」和「墊支」問題對他們影響大,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對他們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實惠。

對有異地就醫結算需求的群體,醫保省內「漫遊」成效初顯,但在大陸,醫保跨省「漫遊」還面臨瓶頸。

專家說,目前,全大陸不同地區的醫療資源分佈尚不平衡,北上廣等城市集中了很多知名大醫院,也吸收了來自全大陸的患者。如果不能落實分級診療制度,一旦完全放開醫保「漫遊」,將更加劇就醫人員向大城市、大醫院集中。

湖北省醫保局醫療服務管理科科長李穎認為,目前,大陸醫保實行屬地管理,一旦異地就醫全面放開,人口流出地的醫保基金支付壓力將增大,最終會影響其他參保人員的醫療保障。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醫保辦公室主任張軍建議,可以在一些地區探索建立區域間跨省結算,再逐步推進。建立和完善國家層面的資訊平台,並推進三種醫保制度的並軌,提高各類醫保的統籌層次。同時加大對參保地與居住地「補差」部分的財政補貼,建立完善、高效的分級診療模式,讓老百姓更好享受基本醫療這一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