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未來的一封信──我對兩岸關係的期望
二獎 陳家陞(台北大學∕地政系)
2040年的第一天,猛然一回首,原來我已經60歲了,站在桃園機場裡頭等待著早上第一班的飛機前往上海,前頭的海關人員親切的提醒著我:不好意思,你的護照裡頭的大陸簽證已經過期了,請問你是不是要再重新提出申請一次30年期限的出入許可呢?我突然想到,上次距離我申請的時間已經過了25年了,那是在我當兵之後開始的新措施,我想都沒有想便隨口和海關說聲OK,他們簡單的給我一個新戳章之後便面帶微笑的和我說聲謝謝。
在前往登機門的途中,這30年的改變歷歷在目的事情又重新浮現在我眼前,隨著大陸自由行開放之後,以前許多的限制措施也慢慢開始減少,台灣在開放新世代科技技術登陸之後,因為市場的亟需渴望之下,許多中國人紛紛回來台灣大量投資,想到更直接的爭取台灣的新技術。21世紀初曾經有間聞名全球的三星電子,沒想到在這之後的5年因為大量投資無法從大陸市場獲取回報,而宣布倒閉。台灣在這之後,因為經濟上大幅從大陸來的資本累積以及市場的合作下,沒想到在2020年時人均所得超過了3萬美金,也間接的帶動人才的需求,在台灣優秀的博士生,因為大陸的高等教育興起,大量的研究需求也間接帶動了互動。剛好在兩邊的合作之下,台灣開始慢慢的少了紛爭,大家也不必在小島內十幾個人為了一份工作而劍拔弩張。大陸也因為台灣優秀的人才加入,在2030年,諾貝爾獎的榮耀不再只是西方世界耀武揚威的獎項,當我回想到此時,肚子突然餓了起來。
於是我便走到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內的中國風味館,因為越來越多的大陸觀光客來到台灣,機場也開始多了些中國口味的菜餚。前幾天在吉林的多種口味水餃令我印象深刻,於是我便順手點了些,大陸稱高麗菜為白菜,餐館細心的替我們在下面附註,以免我們出錯。在一頓飽餐之後,後續的發展又開始在我心中發酵起,原本劍拔弩張的兩岸氣氛,對台飛彈在20年前一場簡單的會談中消失,台灣開始掀起中國熱,開始重新找回與歷史的聯結,越來越多的台灣人想要了解中國神秘的面紗,台胞證開始變成一項過時的產品,我便是在此時申請了一份25年份的出入境許可,而且只花不到1分鐘,並在台灣以及大陸的任何機場都可以申請。在這30年間我已經到訪大陸超過上千次了,五光十色的金融重鎮早已從華爾街移至上海,而且台灣在這30年與大陸的緊密合作之下,現在已經是人均所得超過5萬美金的小島了。 前幾天台灣學生在西方國家留學遭到攻擊,CNN又在報導中國學生合作站出來保護那些台灣學生,這已經不是新聞了,西方國家對於這件事情每次都不敢怠慢,這在30年前,是亞洲國家所享受不到的待遇,現在早在華人圈已經成了件司空見慣的事情。
前方的廣播已經在提醒我班機已經到了登機時間,我似乎沒有其他時間可再多想了,現在連多種語言的廣播裡都聽得到廣東話,身旁的老奶奶感嘆的說,這在我30年前是根本想不到的事情。台灣也開始為了溝通上的方便,也學習起部分簡單的漢字,而大陸也為了文化以及尊重台灣,重新修正了一些主要的簡體字成為繁體字。
各位旅客,前往上海的班機已經準備關起艙門,請尚未登機的旅客請前往1號登機門,在這最後的廣播之下,我提著老婆要我買的台灣伴手禮,為了送給她在上海的娘家,並且緩緩的走上這穿越30年的班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