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期】格達費身後5年的利比亞:從平靜祥和到趨於崩潰

文編/江英士

根據大陸《參考消息》的報導,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亞強人格達費遭到槍殺。當時,利比亞民眾走上街頭歡慶「革命」勝利,西方國家領導人稱讚利比亞人民選擇自由、民主,並承諾給與支持和幫助。

5年後的今天,利比亞流傳著一個家喻戶曉的段子:「格達費死後的利比亞,我們以為會變成迪拜(象征開放、富庶和現代化),沒想到成了索馬里。」由於持續內戰使國家面臨分裂危機,國民經濟瀕臨崩潰,人民生活舉步維艱。如今的利比亞已像一列失控的火車,似乎在不可逆轉地滑向深淵。 

內戰前的人民福利

哈立德是一名36歲的公務員和4個孩子的父親,他說:「革命之前的日子比現在好多了,那時候政府給我的家庭發放補貼,滿足我們一家6口的基本生活需要根本不是問題,而現在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艱難的挑戰!我覺得自己快撐不下去了!」

塔拉貝爾斯今年45歲,是一名電腦程序設計員。他說:「2011年之前,政府對我們生活的基本需求都提供有力保障,包括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和生活物資補貼。但現在,我不得不想盡辦法去獲得家庭的日常生活所需。我母親是糖尿病患者,過去她在醫院可以免費接受胰島素治療,但現在我們只能去私營藥店高價購買胰島素。我兒子今年1歲,現在他需要注射的疫苗也很難弄到,政府供應十分有限,我現在很擔心他是否能及時注射疫苗,健康地成長。」

國家面臨分裂危機

格達費時代,中央政府主管外交、軍事和涉及國家經濟民生等重大事項的政策制定和執行,各級政府和市政委員會負責具體日常事務和社會保障,這套系統相對穩定有效地運轉了數十年。

5年後,利比亞陷入無休止的內戰,不同政治派別和武裝團夥的利益衝突以及「伊斯蘭國」組織的滲透,使利比亞國土上出現了「四個政府」並存的局面。其中,聯合國承認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有名無實,缺乏施政基礎和民意支持而舉步維艱。

代表世俗勢力的東部和代表宗教勢力的西部這兩個政府背後是長期積累的深刻矛盾和利益衝突。當地政治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內戰持續下去,國家分裂將不可避免,未來利比亞可能按照地緣和文化分裂成西部、東部和南部三個國家。

國民經濟面臨崩潰

利比亞是非洲石油探明儲量最多的國家,石油是利比亞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95%以上的出口收入來自石油。5年來,隨著局勢劇變,內戰衝突愈演愈烈,石油產量隨之下滑。目前該國石油的日產量只有35萬桶,不到格達費時代的1/4。

內戰持續和「伊斯蘭國」組織等極端勢力的侵入使該國原油基礎設施和港口遭到破壞。而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組織獨立武裝人員控制產油區,不聽從東西政府號令,儼然成為「國中之國」,石油收入無法得到合理分配。

石油產量銳減加上國際油價暴跌,給利比亞國家財政造成巨大打擊,外匯儲量急劇下降。由於產業結構單一,利比亞過去大量商品依靠進口,現在購買力下降,結果造成市場商品物資短缺,通貨膨脹,經濟陷於崩潰邊緣。

格達費時代後期,聯合國已解除對利比亞的經濟制裁,利比亞政府也放開了對外國投資的限制,擁有石油美元支付能力的利比亞迅速成為本地區外國投資青睞的熱點,大量外國投資和工程承包公司進入利比亞。但5年後,幾乎所有外國公司都已撤離利比亞,未完成的工程項目成為一片廢墟,外國項目公司的工程營地早已被盜搶一空。

民眾生活舉步維艱

憑借油氣資源帶來的豐厚收入,利比亞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非洲曾經名列前茅。根據利比亞的法律,銀行屬於國有,公民可獲得無息貸款;部分利比亞石油收入直接劃入每個利比亞公民的銀行賬戶;生活用電免費,公民享有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如果國內教育或醫療條件不能滿足需要,政府會資助公民出國留學或接受治療,每個月發放2300美元住宿和交通補貼;國家糧食、食糖、茶葉等生活必需品實行價格補貼;利比亞公民購買汽車,政府會提供相當於車價50%的補貼;在就業問題上,如果大學畢業生暫時沒找到工作,政府會支付其相當於平均水平的補貼,直到找到工作為止。

而現在由於通貨膨脹,購買力縮水,利比亞民眾的基本生活物資都很難有保障,更談不上過往的奢侈消費。教育和醫療資源短缺,失學兒童日益增加,醫院缺醫少藥,病患得不到及時救治,大學和醫院裡的外國教授和專家都已撤離。城市供水供電時常中斷,電話、網絡系統大面積癱瘓。幾十萬利比亞人為逃避戰亂移居周邊鄰國,淪為難民。

除了生活上的困難,利比亞民眾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也無法得到保障。市場裡有人兜售武器彈藥,武裝匪徒團夥充斥城市,綁架、勒索等各類犯罪案件層出不窮。警察系統幾近癱瘓,根本無法履行維護社會治安的職責。不同派別的民兵武裝隨處設卡,征收過路費和保護費,還時不時為爭奪地盤大打出手。整個國家陷入無政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