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期】明月照九州,兩岸共此時

中秋團圓夜文/文彬

又見月圓,又添相思,海峽濤聲依舊,兩岸情緣更濃。作為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一向深受兩岸民眾的喜愛和重視,並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是仲秋之節,在進入秋季的第二個月,以十五月圓為標誌,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比平時更亮,又謂之「月夕」。因為中秋節在秋季、8月,又名「秋節」「8月節」;因為祭月、拜月,又叫「月節」「月亮節」;中秋家人團聚,出嫁的女兒回家團圓,因此又稱「團圓節」「女兒節」等。

中秋節,在北宋時期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盛行不衰。「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同時這500多年中還推出「燒鬥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其實,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就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大陸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鐘,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像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那時,它也只是像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像征。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除了賞月和吃月餅之外,不同地區的人們也都根據自己的地域傳統和社會風情來歡慶中秋。數千年來,在「中秋團圓」這一主題下,雖然神州各地衍生了不同的節日民俗,但都寄托了期盼團圓幸福的感情,表達出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